中国现代文学文献问题笔谈
本文关键词:报纸文艺副刊与现代文学研究关系之随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孙玉石在《报纸文艺副刊与现代文学研究关系之随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中说,现代报纸文艺副刊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片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沃土。近年来,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报纸文艺副刊资源的开发与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突围以及学风改变之间的关系。现代报纸文艺副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文学文献资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得到全部、完整的开发,没有充分地进入现代文学史的记忆和写作。现代文学许多现象的发生,作家许多作品的发表,除了文学杂志以外,往往是以报纸副刊为主要阵地的,报纸文艺副刊有它独特的空间和影响,它们的资源发掘,对于了解和研究现代文学的生成、作家的产生与传媒的关系,作家、作品从产生到发表的原初过程,某些文类如小品、杂文、散文、书评等的产生与传播,文学思潮流派与作家风格的产生,文学创作的原生态面貌,文学作家、批评家、编辑与读者互动共生的文化形态等,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也为原创性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和动力源泉。
解志熙在《视野文献问题方法——关于中国现代诗学研究的一点感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中提出,面对丰富的中国现代诗学理论遗产,一些前辈学者和同代的学术同行已为之倾注了10多年甚至逾20年的心力,但从严格的学术要求来看,真正学术性的研究也只不过刚刚起步而已。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诗学研究,最好先从文献做起,从问题入手。当务之急就是从头做起——从诗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做起,从专题性的诗学问题研究入手,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放在现代诗学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上,二是放弃贪大求全的研究、写作计划,坚决收缩讨论的范围,以便集中精力对自己比较有把握的现代诗学专题进行探讨。
钱理群在《对现代文学文献问题的几点意见》(《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中通过举例说道,关于为什么今天要重提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座谈会上,许多朋友已经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王风的意见是特别值得重视的,他指出,史料与文献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史料整理是个初始的工作,为的是给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真正的文献工作则不止于此,通常,它本身的过程可以成为发动学术的工具,甚至成为一代思想的发源。有很多历史经验可以说明这一点。古印度两度佛经的汇聚、整理对佛学的推动,西方世界对文艺复兴时古希腊经典的重新发现与“现代”的关系,都是很好的例子。在中国,上古经典从两汉古今文到魏晋玄学,再到唐代官经学、宋明理学及清代朴学,每一代学术与思想的变迁无不由文献工作发动。我也觉得我们今天重提文献问题,不仅是一个重整学风、强调学术研究的科学性、重视史料的基础性工作的问题,或许还蕴含着学术思路的新的拓展。
刘增杰在《论文献薄弱的四个因素》(《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中指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之一是文献问题。常见的突出问题有:使用史料时粗枝大叶,张冠李戴,史实訛误;不重视触摸、鉴别原始资源,轻率地使用第二手资料,从而陷入别人的话语场中不能自拔,被人牵着鼻子走;混淆学术论争和政治斗争的界限,破坏以尊重事实为前提的学术研究运行机制;在作家选集、文集、全集编辑过程中,不加说明就任意删改原作,造成了如鲁迅所说妄行校改的灾难性后果。文献的把握应在现代意识的烛照下进行,开掘出文献本身所渗透着的现实生活的脉动,鼓励研究者们用学术的方式关注学术,关注学术前沿。把夯实基础与关注学术前沿统一起来,是我们培养具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学术新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文献薄弱问题的途径之一。
本文关键词:报纸文艺副刊与现代文学研究关系之随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0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