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赎罪》的误读叙事
[Abstract]:Many misreading in Ian McEwan's novel atonement is an important narrative clue with specific generating mechanism and narrative function. In the novel, Bloom's "Poetics misreading" is based on creative insights filled by gaps in the text. In general, misreading is based on multiple false perception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such as body language, love letters, testimonies, and so on. It is also the result of the collusion of power discours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ecular prejudice. Many misreadings are also deeply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s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 shaping and the creation of plot themes, which embody the important narrative function.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心;;“时间中的孩子”和想象中的童年——兼谈伊恩·麦克尤恩的转型[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2期
2 刘伟;;何以赎罪——评麦克尤恩《赎罪》[J];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3 吕胜建;;浅谈儿童在伊恩·麦克尤恩主要作品中的作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邹涛;;叙事认知中的暴力与救赎——评麦克尤恩的《赎罪》[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5 朱晓琴;;全球化背景下后9.11时期英国伦敦掠影——解读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6 李菊花;;论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交往思想[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1期
7 朱静梅;;论麦克尤恩《赎罪》中的重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年01期
8 宋艳芳;;小说何为?——从麦克尤恩的《星期六》看小说的功能[J];国外文学;2013年03期
9 孙银娣;;伊恩·麦克尤恩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13年06期
10 余华;;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J];作家;2008年1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慨;麦克尤恩耶城领奖,强烈批评以色列[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周志明(教师);麦克尤恩的救赎[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王东;麦克尤恩处女作花开南京大学社[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4 早报记者 石剑峰;“这不是以色列外交部设的奖”[N];东方早报;201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文学巨人在中国遭遇“沉默”[N];深圳商报;2011年
6 黄昱宁;他就是我们自己[N];经济观察报;2012年
7 胡续冬;电影和小说之间的《赎罪》[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书评人 李杰邋思郁;麦克尤恩:经典作家如何面对大众读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胡;罗琳、麦克尤恩、胡赛尼同获大英图书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李菊花;作家该如何组织记忆?[N];文艺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晓红;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慧勇;历史与当下危机中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丽莉;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的真实[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聂玉娟;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孤独”[D];南昌大学;2012年
4 韩玉乾;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中的凝视、反抗和移情[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玲;论麦克尤恩小说创作特点的变迁[D];扬州大学;2015年
6 叶尚征;寻找丢失的童年: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时间中的孩子》的空间批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7 李琛琛;《星期六》潜藏文本解读[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8 杨丽丽;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成长主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颖钰;在孤独、困惑和遗憾中寻找生命的意义[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峰;超越“影响的焦虑”—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51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5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