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美国非裔种族冒充小说的恶作剧叙事

发布时间:2019-04-12 16:14
【摘要】: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界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由美国非裔作家创作的种族冒充小说。这些小说以美国社会中真实存在的种族冒充现象为背景,围绕白肤色的黑白混血儿施行"种族冒充"展开叙事。它们虽以"种族冒充"为主题和情节,实际上却是对"种族冒充"的质疑和解构。这些作品通过独特的恶作剧叙事,揭示"种族冒充"的假命题本质。"冒充"的混血儿仿佛非洲神话中的恶作剧精灵,以身体的冒充完型自我的构图,在以空间移动挑战肤色政治的仪式中狂欢。在恶作剧叙事中,这些作品对白人性进行了表演和戏仿,颠覆肤色界限和种族差异的意识形态,解构种族偏见的合理性,在对种族和身份进行认识论层面的反思中呼吁种族融合。
[Abstract]: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racial impersonation novels created by African-American writers appeared in American literary circles. Based on the real phenomenon of racial impersonation in American society, these novels focus on the "racial impersonation" of black-and-white children. Although they take racial impersonation as the theme and plot, they are actually questioning and deconstructing the racial impersonation. These works reveal the false propositional nature of racial impersonation through unique mischief narratives. The impersonated "hybrid" is like a prank elf in African mythology, a composition of the body impersonating the perfect self, reveling in the ritual of challenging skin-color politics by moving in space. In the narrative of mischief, these works perform and parody the white human nature, subvert the ideology of color boundaries and racial differences, and deconstruct the reasonableness of racial prejudice. Race integration is called for in the epistemological reflection of race and identity.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史”(13AWW005) 2016年度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历史与历史阐释——美国非裔小说对美国南方重建的书写”(2016N34M)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蓓雯;;绘本小说:一种新的文学形式[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5期

2 张冰;;论“耽美”小说的几个主题[J];文学评论;2012年05期

3 黄昌林;小说叙事:规定性与随机性[J];自贡师专学报;1992年02期

4 王建平;西方日记小说的叙事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5 凌晨光;作为叙事虚构作品的小说的特性[J];东岳论丛;2003年06期

6 耿占春;叙事:从神话到小说[J];人文杂志;2005年02期

7 高红梅;马常青;;小说本质层次论——从小说叙事结构的纵向分析小说本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8 格非;黄子平;艾克拜尔·米吉提;陈晓明;;故事的祛魅和复魅——传统故事、虚构小说与信息叙事[J];名作欣赏;2012年04期

9 J·希利斯·米勒;王彦兴;;申丹《短篇叙事小说的文体与修辞:显性情节后面的隐性进程》序言[J];外国文学;2013年04期

10 李庆信;小说之所以为小说——对小说性质的一点思考[J];当代文坛;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世君;;中西小说叙事的时空意识[A];东方丛刊(1999年第3辑 总第二十九辑)[C];1999年

2 张世君;;小说叙事空间结构概念:间架[A];东方丛刊(2002年第2辑 总第四十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张和龙;《论美》:文化冲突的艺术再现[N];文艺报;2006年

2 赵瑜;同质化的七零年代作家[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收获》杂志社 叶开;权力往复与文明递减的叹息[N];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记者 苏娅;“真正的主人公是无形的叙述者”[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解玺璋;不同版本的人生故事[N];中华读书报;2014年

6 早报记者 石剑峰;质数是孤独的一种比喻方式[N];东方早报;2011年

7 桑永海;“你可爱的小脚不冷吗?”[N];吉林日报;2005年

8 梅雯;文化多元:一块富有魔力的遮羞布?[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翟泰丰;大自然文学新流派的成就与创新[N];文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月淑;韩国新小说叙事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璇晖;论张翎小说的家庭伦理叙N奫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卢婷;《密室中的旅行》的元小说策略及其主题意义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屈兰;论张翎小说的女性叙事[D];南昌大学;2015年

4 鲍磊;论《追风筝的人》的叙事策略[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向兰英;流亡中的身份探寻—乌尔苏拉·克菜谢尔小说《上海,远在何方?》中叙事和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于航;《瀑布》的元小说叙事技巧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亭亭;试论新世纪以来岛田雅彦小说对后现代文学的反思与革新[D];南京大学;2014年

8 刘怡宣;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小说《霍佩》中多元身份的童话性构建[D];南京大学;2014年

9 高芬;[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10 潘利程;地理、性别、历史—唐·德里罗小说叙事空间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57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57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2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