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及成因

发布时间:2019-04-17 07:36
【摘要】:二十世纪初的“白银时代”是俄罗斯现代诗歌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帝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的动荡期。在文化领域,传统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既彼此对立又相互交融,不同的思想和流派不断涌现,争奇斗艳,如公民诗歌、象征主义、阿克梅派、未来主义等。而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就是阿克梅派阵营的重要代表之一,她被称为20世纪的“萨福”,她及其诗歌创作是俄罗斯文学史上辉煌的一页。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对同时代及其后来的诗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而阿赫玛托娃则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这一形象的妙喻,不仅肯定了她在俄罗斯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更传神地概括了她的诗歌艺术个性。在所有的诗歌类型中,阿赫玛托娃尤其擅长爱情诗的创作。她以纤细入微的笔触,饱满的情感体验将女性在爱情中幽微曲折的心理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用一首首优美动人甚至凄婉的诗歌呈现在我们面前。更可贵的是,她的诗还包含了对爱情清醒冷静的思考,承载了一种独特的坚强与鲜明的自我意识,因此引得人们争相传颂。在阿赫玛托娃诗作中,她运用独特的艺术视角和非凡的欣赏品味来发掘女性的内心世界,从女性的立场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渴望爱情又被爱所伤,既孤独绝望又自尊自爱,她们不一味地顺从、迎合男人而享有独立自由的人格。她们就是阿赫玛托娃情感世界的写照,或者更确切地说,她们就是阿赫玛托娃本人,而阿赫玛托娃教会了她们表达自己。阿赫玛托娃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坎坷:爱情的背叛、婚姻的不幸、疾病的折磨、亲友的逝去、政权的迫害、战争的摧残。这些沉重的打击在她那颗受伤的心灵中积淀了深沉的感情和冷静的反思。太多的清醒和沧桑重压在诗人的心头和肩上,诗人将痛苦与哀泣逐渐渗透在字里行间,刻画了一系列的新型女性形象:她们不再只是关注个人的情感世界,而是化身为英勇的爱国女战士和为自己的儿子、自己的故土而哭泣的圣母形象,走向独立立场和自由精神的高地,成为了该时代的女性如何去接受命运考验的最好见证。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前言部分主要进行本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陈述了研究的目的、方法和任务,并论证了本文的现实意义以及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概述了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形象世界,包括自然形象、生活形象、神话形象和人物形象。第二章立足文本,概括并深入分析了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四种女性形象:渴望爱情又被爱所伤的女性形象、精神自由的独立女性形象、爱国主义女性形象和受苦受难的圣母形象。第三章从历时、共时两个维度介入对阿赫玛托娃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成因分析。在历时层面上,主要探讨了阿赫玛托娃的人生经历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在共时层面上,进一步解析了阿赫玛托娃同时代的社会思潮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深入挖掘阿赫玛托娃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社会、历史渊源,加深对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独特性及其对社会所产生的进步作用的认识。笔者学识有限,相关领域的研究尚浅,故文中阐述的观点或有待商榷,涉及的研究亦或有待深入。恳请您的指正。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512.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玫;阿赫玛托娃抒情诗中的景与情[J];中国俄语教学;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慧;阿赫玛托娃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59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59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6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