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消失的爱人》中大众传媒对人物建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4-17 20:12
【摘要】:《消失的爱人》(Gone Girl)是美国著名当代女作家吉莉安·弗琳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婚姻为主题,不仅探索了在婚姻中我们应该以何种面貌出现在爱人面前的问题,而且揭示了媒体和公众舆论对男女主人公的建构及命运的改写。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相识于向彼此展现不真实的自我,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婚姻最终走向破灭。小说虽以失踪的妻子回归家庭结尾,但天使般的女主人公实际上是魔鬼杀手。公众、媒体及社会舆论是这一切的助推者,他们不但进一步放大了妻子的不真实,更迫使丈夫将不真实的自我呈现在大众面前,也使男女主人公的婚姻陷入无尽的虚假之中。本文拟用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消失的爱人》中媒体和公众舆论是如何参与对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建构及其引发的悲剧结局。议程设置理论是大众传播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的核心是媒介对某些议题或者议题属性显要性的强调会影响它们在人们头脑中的显要性,从而影响到人们对现实世界认知图景的建构,甚至影响到人们对特定人物或议题的态度。小说中大众媒体和社会舆论在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下参与到对小说和小说人物的构建,甚至改写了小说人物命运。而小说中的观众又在媒体传递出的虚拟环境中凭借自身的想象和经验去建构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以致原本正常的事件变得扭曲,最终酿成悲剧。本文除去绪论章和结论章,余下四章:第二章详细阐述议程设置理论及其所包含的两个层面,即议题议程和属性议程;第三章分析议程设置功能下媒体和社会舆论对小说情节的推动;第四章主要分析在拟态环境中媒体和公众对小说主人公艾米和尼克的构建;第五章主要从小说和现实层面论述在媒介化时代,媒体的不实报道对社会舆论的误导及其引发的悲剧。小说是现实社会的缩影,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可得在媒体无孔不入的今天,受众应该警惕媒体的不实报道,媒体更是需要进行客观报道,切勿捕风捉影。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寇嫒丽;;解读《消失的爱人》中的爱情婚姻悲剧[J];电影文学;2015年20期

2 崔薇;;《消失的爱人》叙事学分析[J];电影文学;2015年19期

3 刘峰;;夫妻间冲突的不礼貌策略分析——以《消失的爱人》(Gone Girl)为例[J];海外英语;2015年07期

4 魏子韵;;《消失的爱人》——游走于真实与谎言的黑色幽默[J];大众文艺;2015年06期

5 兰甲甲;;《消失的爱人》电影叙事学分析[J];电影评介;2015年06期

6 黄丝雨;;电影《消失的爱人》中“艾米”角色心理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5年02期

7 任佳怡;;《消失的爱人》揭示残酷婚姻[J];英语沙龙(锋尚版);2015年02期

8 郝静迪;;解读《消失的爱人》中叙事视角和叙事距离[J];宿州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9 董子铭;;舆论引导的多维导向探析[J];中国出版;201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严蓓雯;;大卫·芬奇《消失的爱人》:真正消失的不是爱人[N];文艺报;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倩芸;《消失的爱人》中不可靠叙述和话语权力对主体性的构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2 黄伟涛;女性主义视域下《消失的爱人》中的颠覆性婚姻主题[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3 郭滕腾;《消失的爱人》中的女性身份重构[D];外交学院;2016年

4 朱迪;胜利的女性主义斗士[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59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59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d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