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英国茶文化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9-05-15 02:33
【摘要】:虽然中国是茶的故乡,但是茶在西方文学中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几百年前中国的茶通过茶马古道以及丝绸之路运输到了欧洲国家,一度在西方国家掀起饮茶的热潮,虽然在许多欧洲国家形成了茶叶销售的市场,但是,只有英国建立了具有英国特色的茶文化,因而,茶也成为了英国文学家写作的主题,并使英国的文学作品也充满了茶的香气和韵味。
[Abstract]:Although China is the hometown of tea, tea is still widely used in western literature. Hundreds of years ago, Chinese tea was transported to European countries through the Tea Horse Road and the Silk Road, which once set off an upsurge in drinking tea in western countries. Although tea sales markets have been formed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only the United Kingdom has established a tea culture with British characteristics, so tea has also become the theme of English writers' writing. And British literature is also full of tea aroma and flavor.
【作者单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分类号】:I106;TS9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玉华;;优秀文学作品的净化效应[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990年06期

2 王冀宾;文学作品插图的艺术形式[J];艺术探索;2000年S1期

3 周丹;;文学作品中色非色现象的意象美[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徐星煜;谈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情境[J];石油教育;1995年Z2期

5 刘佳;;从文学作品看宋代茶艺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6 蒋冰;恐怖小说:不能“单为恐怖而恐怖”[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5年04期

7 刘建飞;;丑陋的酒文化[J];理论学习;2010年07期

8 邢菊芳;浅析教材中文学作品的“五美”[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谭赛花;;文艺作品中的近代英国贵族服饰[J];黑龙江史志;2014年01期

10 金芳;语义色彩和翻译[J];苏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梅韵;;歌颂、暴露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2 曾自萍;;怎样培养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3 潘啸龙;;论文学作品的“多义性”[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4 邹玉婷;;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5 杨宝珍;;母爱,永恒的主题——母爱在冰心文学作品的再现[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蔡运桂;;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7 王树清;;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杨尧兵;;文学作品的体验式教学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夏鲁明;;文学作品姓名翻译的探讨、反思与借鉴——以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 Prince的两个中译本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许祖贵;;浅谈怎样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泽文;文学作品的“增值”与“减值”[N];工人日报;2007年

2 记者 尚栩;近八成法国人不喜欢获奖文学作品[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记者 高方 实习生 杨黎;《新疆文学作品大系》出版发行[N];新疆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蔡劲松;为何文学作品中缺失财政人形象[N];中国财经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刘丹妮;文学作品体现时间定义的三次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高玉洁;文学作品“西藏热”的喜与忧[N];西藏日报(汉);2012年

7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教育学博士 高闰青;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宪;“神侃”和“冥想”写不好工业题材作品[N];工人日报;2007年

9 韶关日报首席记者 李迅;我市红色文学作品“七一”亮相受好评[N];韶关日报;2011年

10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文联主席 热贡·卡尔泽杰;文学作品的翻译及民族文化交流[N];青海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从祥;唐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孙艳;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文化物质主义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勤欧;文学作品的教学解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澄婷;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冯梅;中学语文文学作品的知识性与文学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毛晨;多维视角下文学作品中的“疾病”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朱蕾;文学作品にぉけゐ前景化言姙の翻,

本文编号:2477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77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a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