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艺术世界中的“恶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06 16:56
【摘要】:俄罗斯19世纪的思想家、宗教哲学家、文学家、文学批评家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罗赞诺夫曾说,“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用一生精确地雕刻出了一个塑像——恶魔”。恶魔主题源于西方,它不仅是莱蒙托夫创作的重要主题,也在俄罗斯文学的创作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莱蒙托夫衷爱恶魔形象,并用自己的笔调赋予了恶魔独特的恶魔性。自从在长诗《恶魔》中初次描绘恶魔性之后,莱蒙托夫在其毕生的创作道路上从未停止过对恶魔性的思索,并在其代表作《当代英雄》中集中表现了这一特点。所以在对莱蒙托夫的创作研究中,关于恶魔性的研究尤为重要。纵览关于莱蒙托夫的研究,长诗《恶魔》与小说《当代英雄》一直是众多莱蒙托夫研究者们最为关注的作品。然而在关于莱蒙托夫的这两部杰作的相关研究中,不少学者更倾向于分开对待,分别研究它们中所表现出的恶魔形象、多余人形象等等。客观地说,也有一小部分研究涉及了两部作品中主人公身上所共同体现的恶魔性这一特质,当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需拓展。本论文分别从主题、表现手法和审美理念等方面系统梳理从莱蒙托夫的长诗《恶魔》到小说《当代英雄》中所体现的恶魔性,并从中找出恶魔性在长诗和小说中的不同体现及其发展规律,这是探索这位伟大作家独特艺术世界的必由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512.06
本文编号:2545835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51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琳;;试论《假面舞会》中的“恶魔性”因素[J];戏剧文学;2014年09期
2 张杰;;《当代英雄》文本意义再生机制解析[J];俄罗斯文艺;2014年03期
3 黄晓敏;;莱蒙托夫创作中的圣经主题研究[J];俄罗斯文艺;2014年03期
4 张变革;;莱蒙托夫创作中双重人性与浪漫主义文学精神[J];俄罗斯文艺;2014年03期
5 管月娥;;情感性、对话性、多维性——毕巧林形象“当代性”的符号学透视[J];俄罗斯文艺;2014年03期
6 荣洁;;洛特曼视域中的《童僧》与《宿命论者》[J];俄罗斯文艺;2014年03期
7 维·米·格罗夫科;国玉奇;;从现象学视角看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中个性的社会文化认同问题[J];俄罗斯文艺;2014年03期
8 武晓霞;;行动的诗人——论梅列日科夫斯基批评视野中的莱蒙托夫[J];俄罗斯文艺;2014年03期
9 罗苹;;从《当代英雄》解读叛逆英雄毕巧林[J];芒种;2012年10期
10 王雯秀;;浅析《当代英雄》中毕巧林的形象[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娜;莱蒙托夫创作中的恶魔精神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2 张爱丽;莱蒙托夫长诗《恶魔》中恶魔形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45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4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