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表达方式与写作手法研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丽;《美妙的新世界》对乌托邦主题的解构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丽霞;反乌托邦文学的“二重性”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2 王一平;论20世纪英语反乌托邦文学之思想意蕴及反讽艺术[D];江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颖;;《美丽新世界》表达方式与写作手法研析[J];语文建设;2016年09期
2 李靖;;我们的心灵之窗:探究《美丽新世界》[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34期
3 董玉敏;;解析赫胥黎《美丽的新世界》中的反乌托邦主题[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楚立峰;;从解构主义基本概念分析看解构主义两大基本特性[J];作家;2011年10期
5 朱丽明;高尔聪;;《美丽新世界》对《乌托邦》解构之目的[J];学术交流;2011年04期
6 李增;刘英杰;;唯科学主义与极权主义双重挤压下的人性危机——论赫胥黎的小说《美丽新世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5期
7 王屹;;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Dystopian Thought in Brave New World[J];民营科技;2010年05期
8 刘英杰;马双;;极权主义支配下的身份缺失——试析《美丽新世界》中主要人物的身份认同危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叶南希;“他者”的困境与挣扎[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闻宇;反乌托邦文学文体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3 张雨萌;《我们》的数学化特征[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4 郭赢;《阿特拉斯耸耸肩》中的“现代乌托邦”探析[D];江南大学;2014年
5 辛闻;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东西方模式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6 李德法;乌托邦思想的产生及其在英国小说中的演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丽霞;反乌托邦文学的“二重性”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8 张新颖;《自动钢琴》的反乌托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闻超;反乌托邦视角下的长篇小说《2017》[D];南京大学;2011年
2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阎国栋;梦魇——《使女的故事》的反乌托邦主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雷月珠;后现代反乌托邦小说:解读冯内古特的《猫的摇篮》[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一平;论20世纪英语反乌托邦文学之思想意蕴及反讽艺术[D];江南大学;2009年
6 李媛;反叛与延续——从“反乌托邦三部曲”看反乌托邦小说[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利新;乌托邦精神的蜕变[D];山东大学;2009年
8 白晓荣;关于人类生存的忧思[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治国;江湖风云与现实折射[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侃;当代自由主义反乌托邦思想探析[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4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5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