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与荷马史诗中的诅咒间性问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宝生;《摩诃婆罗多》译后记[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3期
2 郁龙余;;《摩诃婆罗多》全本汉译的意义[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04期
3 孟昭毅;;《摩诃婆罗多》分合论主题[J];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4 李琮;;荷马史诗中的荣誉观念解析[J];文教资料;2007年03期
5 龚群;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伦理观[J];道德与文明;2004年01期
6 赵如荃;荷马史诗的文本结构与思维模式[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毛竹生;;论荷马史诗中的荣誉观念[J];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06期
8 葛维钧;;梵语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译本出版[J];南亚研究;2006年01期
9 张志果;;浅谈荷马史诗中的“愤怒”[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10 肖涵;;试析《摩诃婆罗多》中安巴公主的形象[J];文学教育(上);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明;;《摩诃婆罗多》插话的审美意义[A];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C];1997年
2 刘安武;;《摩诃婆罗多》中的插话《莎维德丽传》[A];东方丛刊(1999年第4辑 总第三十辑)[C];1999年
3 唐龙;;古希腊和印度史诗中悲剧美学特征及其根源[A];东方丛刊(1997年第4辑 总第二十二辑)[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双弓;做梦都在翻译《摩诃婆罗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记者 王宏宇;中国希腊荷马史诗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朝戈金 黄宝生;《摩诃婆罗多》:“百科全书式”的印度史诗[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复旦大学教授 钱文忠;《摩诃婆罗多》里的古印度传奇[N];深圳商报;2012年
5 郑士生;精益求精译精品 承前启后勤攀登[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张燕燕;荷马史诗 古希腊地理学的序曲[N];中国测绘报;2004年
7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叶隽;“诗哲之争”与“格义物器”[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纪盛;荷马史诗中的仪式[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2 陈文佳;荷马史诗中的“世代”[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王青青;智慧的力量[D];兰州大学;2010年
4 胡琳;叙事文学史上的三级跳[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白塔娜;《江格尔》与荷马史诗自然观之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海;荷马史诗与《格萨尔》原始思维之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富玲;英雄时代的暴力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乌云其木格;《江格尔》与荷马史诗之女性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定懿;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诗之比较[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7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57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