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认知诗学视域下《爱玛》的心理空间构建

发布时间:2020-03-13 01:10
【摘要】:《爱玛》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经典之作,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一直吸引着读者。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视角出发,运用心理空间理论分析《爱玛》中多元叙事视角的认知识解的心理运作机制及视角转换的认知叙事功能,分析读者如何对叙事视角转换及其意义建立心理表征,并由此领悟文本更深层的主题内涵。通过阐释文本叙事的深层认知机制和读者的认知理解过程,可以更好地展现小说艺术光彩,增强读者对于小说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关;;《马贩子的女儿》的心理空间阐释[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年03期

2 薛海燕;;话语冲突与“心理空间”——《死者》中主人公康罗伊顿悟之心理动因探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尹青;;《三个纽约》的城市书写[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10期

4 李睿;;从心理空间视角新解《螺丝在拧紧》[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J];;年期



本文编号:2586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86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5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