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弗兰肯斯坦》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30 14:57
【摘要】: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1797-1851)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重要的人物。她的有着独特的家世,她的父亲威廉·葛德文是政治家、哲学家,她的母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则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女权辩护》一书的作者。玛丽·雪莱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发表于1818年,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弗兰肯斯坦》在西方一开始是被作为科幻小说进行阅读和阐释,评论也大多是从叙事学,伦理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兴起,这一状况才有所变化。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中对玛丽及《弗兰肯斯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掀起了对玛丽及《弗兰肯斯坦》研究的热潮。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弗兰肯斯坦》进行解读,尝试着分析玛丽·雪莱通过该作品想要表达的对当时英国男权社会的批判和女性主义思想。该论文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前言、论文主体以及结尾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小说《弗兰肯斯坦》及其作者玛丽·雪莱的重要背景研究,对相关文献研究进行综述。论文第一章分析了《弗兰肯斯坦》中女性角色的生存现状。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上,作者用讽刺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完全只有男性参与的“没有女人”的世界。小说主人公均为男性,几乎没有什么重要女性出现。在男性叙述声音的压制下,女性们既不是事件的亲历者,也不是叙述人,而是作为悲剧事实的牺牲品出现。这种对女性人物的轻描淡写,可以说是作家有意为之,借以反讽当时男性权威下女性不自由的生活状况。另外,分析指出,怪物这一角色隐喻了女性被遗弃,被社会排斥的命运。论文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弗兰肯斯坦》中女性角色生存现状的根源,首先是男性社会对女性的压抑,男性将女性禁锢在家庭当中,让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品,甚至排斥她们,使她们处于屈从和沉默的奴隶状态。另外他们滥用科技,妄图通过科技的手段创造生命,这是对女性生育权的剥夺,对女性的全盘否定。其次是男性对社会责任和家庭的忽视。怪物复仇的主要原因就是被它的创造者弗兰肯斯坦遗弃,作者借此间接表达了对父权制的批判。另外,作者自身的焦虑也投射到了作品当中。玛丽·雪莱作为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女作家,有着父权制度下失去母亲的女性特有的焦虑。对父爱的渴望,对丈夫的失望,以及对自己未能养育出健康子女的自责,导致她对自身性别的焦虑和对生育的恐惧,她将这一切作为女性元素写入了小说《弗兰肯斯坦》之中。论文第三章着重分析了作者在小说中对女性价值的肯定,这也体现出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虽然在男人眼中,女性家庭地位低下,但是她们对男性和家庭影响很大,甚至决定了男性和家庭的命运。在小说中,女性角色的缺失是悲剧发生的关键原因,这是小说叙述的基础。而伊丽莎白和莎菲的不同命运,也表达了作者反抗男性权威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要勇于追求幸福生活的思想。结尾部分对论文作出了总结,通过分析父权制度下女性的地位和命运,来揭示作者的女性主义观点:一味的压迫女性会导致男性自身的毁灭,女性应该要为自己的平等和自由而战。而玛丽·雪莱的女性主义意识也具有局限性,所有女性角色潜在的力量都被限定在家庭中,而女性的身份也被固定在了父权制度下的婚姻关系中。这也反映了玛丽·雪莱对自身性别身份的担忧,她不敢完全地公开反抗父权社会,而只能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来表示她对父权制的不满,这与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总之,《弗兰肯斯坦》对女性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1.074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敏霞;;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2 王朝辉;范丽娟;;女性哥特小说性别叙事特征及文化意义阐释[J];外语学刊;2014年03期
3 王曦;;女性哥特在《弗兰肯斯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2年06期
4 范丽娟;于文秀;;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女性作品文学性和主体性探讨[J];外语学刊;2011年05期
5 霍晓珊;;《弗兰肯斯坦》中人造怪人的女性隐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张金凤;;现代寓言《弗兰肯斯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张U,
本文编号:2607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07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