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混杂性理论解读《已知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0-04-05 09:17
【摘要】:《已知的世界》关注的是在西方社会生存的少数族裔、边缘性群体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文学性、社会性以及深刻的现实意义。小说展示了美国非裔群体面对文化差异时所产生的身份焦虑,在身份建构的过程中,缺乏身份认同令黑人群体感到迷茫与痛苦。文章运用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以混杂身份的竞争与协商、他者和边缘文化身份三个层面为切入点,对《已知的世界》中三个主要人物亨利、摩西和卡尔朵尼亚的身份问题进行分析。亨利和摩西被白人社会同化,抛弃了黑人文化,最终没有构建到自己的文化身份。黑人女性卡尔朵尼亚珍惜黑人同胞的民族文化,成功地维持了她的黑人身份并认识到了自我。一方面他们有着根植灵魂的非洲文化归宿感,另一方面对白人文化有着强烈的向往,他们的身份都具有混杂性。通过分析,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加深。混杂性策略反对西方殖民者们的文化霸权,强调要打破传统的固有文化身份的束缚,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当面对文化冲突失去身份的危机和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背景时,少数族裔群体只有找到自身的身份归属,即一种超越民族种族、兼具黑人传统文化和美国白人文化两种特征的混杂性文化身份,才能重新定位自身的身份并实现身份重建。图 0 幅;表 0 个;参 53 篇。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颜研;;《已知的世界》中美国非裔女性的身份建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赵俣;张学丽;张辉;;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中的“他者”[J];文艺评论;2014年05期

3 刘白;;论《已知世界》中的身份建构[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4期

4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5 何道宽;;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J];外国语文;198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利娟;霍米·巴巴混杂性理论视角下《飞逸》中主人公的身份构建[D];郑州大学;2016年

2 孙静;从“他者”到“混杂”—《喜福会》中华裔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窦敏;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解读奈保尔《自由国度》[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孙晨;英国小说《砖巷》中混杂身份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淼;跨界生存中的文化身份追寻之旅[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6 王雅晴;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追风筝的人》中的身份问题[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小敏;角色理论视角下的《已知的世界》[D];河南大学;2014年

8 吴婷;论《已知世界》中奴隶史的文本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4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14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7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