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时震》的生态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0-04-12 04:03
【摘要】:生态主义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压力和现代环境运动的激发下,伴随着从工业文明时代精神到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转变而兴起的。它把关怀自然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对推动现代工业文明的“现代性”进行痛苦而又深刻的批判与反思。而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正处于这个生态危机盛行的工业时代,他见证了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战争的残酷,作为一个作家,他更是对人类的精神困境和艺术的沉沦感同身受。他的长篇小说《时震》看似轻松、幽默,语言中充满着讽刺和嘲弄,却深刻的表达出冯内古特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深切忧患和关怀,本文将从生态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时震》中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危机从而分析其中冯内古特的生态思想和他的解决危机的构思。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了作家冯内古特,和《时震》的创作背景、基本内容和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生态主义批评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三种生态主义的意义和特点。第三部分将从自然生态主义的角度分析《时震》中人类的活动,工业的发展等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动物生存的威胁,表现出了冯内古特对人类盲目发展工业以及发动战争而不顾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批判,他希望人类可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如此,小说中还处处表达了他本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第四部分将从社会生态主义的视角剖析在20世纪后工业时代的背景下,《时震》中所体现的政治,经济,战争人与人之间的种种问题,表现出了冯内古特对资本公平分配和社会大家庭的渴望,对战争的强烈反对,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一些社会主义思想。第五部分将从精神生态方面解读在这样一个科技和资本蓬勃发展的时代,人们在精神上越来越崇拜和依赖科技产品,以及对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理念的盲从造成了人类精神“真空化”和“物化”,他希望人类能重视精神世界,重新拥有自由意识,同时他也希望艺术地位的回归。总之,冯内古特在《时震》中强烈批判科技,战争和资本主义三个方面所造成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危机,提出以与自然和睦相处,社会主义和自由意志的回归来解决当时美国以及整个世界所面临的重重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娟娟;孟瑾;;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浅析[J];现代园艺;2018年15期

2 连惠娜;;运用议程设置引导大学生生态主义思潮的传播[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3 王晓华;;倾听、对话与漫游——一个生态主义者在美国[J];美文(上半月);2017年02期

4 高燕超;;《冷山》中的女性生态主义意识探讨[J];知识文库;2017年08期

5 孙丽莎;;生态主义视角下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28期

6 李东晓;;论生态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管理工程师;2010年04期

7 强昌文;;论生态主义法律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8 高一帆;独树一帜的生态主义理论[J];当代世界;2002年10期

9 王泳冰;;一只生态主义的鸟(组诗)[J];作品;2012年12期

10 刘清秀;;女性与自然——解读《高原上的探戈》中女性生态主义思想[J];美与时代(下);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华;;消解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紧张——建构生态主义文化的一个思路[A];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苗福光;;从生态学到生态主义:思维模式的范式革命[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刘英杰;曹卫国;;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技术控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3分会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付建国;潘岩;林晶;;试析生态主义视角下城市生态单元绿地规划的基本策略——以永定河石景山段湿地生态恢复规划为例[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5 李俊清;;政治生态主义视阈中的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佳欣;靳雪莹;;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策略分析[A];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年

7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8 卢风;;科学主义、生态主义与神秘主义[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覃新菊;;浪漫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合流——21世纪的文化新景观[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周来祥;;生态主义和生态美学[A];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深圳大学 王晓华;一个生态主义者在美国[N];社会科学报;2017年

2 深圳大学 王晓华;中国生态主义思潮仍在起始阶段[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佟玉洁;艺术生态主义在中国[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徐国栋;绿色民法典:诠释民法生态主义[N];中国环境报;2004年

5 王诺 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为什么是生态的而非环境的?[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6 刘柏人(书评人);给自然以自然的样子[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7 ;深化改革 创新理论 服务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纬亘;西方生态主义政治思潮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2 于冰沁;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明辉;《时震》的生态主义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段星冬;《红色巴西》中殖民者形象分析[D];南京大学;2016年

3 汪子杰;“生态主义”在动画中的研究与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4 谢天;西方生态主义理论:批判与借鉴[D];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

5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涵;对《阿凡达》的生态主义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7 赵晨洋;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孟德珩;由不和谐导致的毁灭:从生态主义看《蝇王》[D];山东大学;2010年

9 梁莉;生态主义的召唤[D];郑州大学;2003年

10 郭霞;高中生地理SBCD与生态主义课程理论的协同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4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24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5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