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福斯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2020-05-25 17:53
【摘要】: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M.Forster,1879-1970)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和文艺理论家,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劳伦斯、乔伊斯等人齐名。福斯特从多方面对英国工业化背景下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试图找到一条“联结”之路拯救英国人“发育不良的心”。尽管一生只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其作品中蕴含着的深刻思想却令人回味无穷、获益匪浅。福斯特在作品中塑造了大批鲜活灵动的女性形象。她们以不同的方式出现,讲述着福斯特关于“联结”的构想。然而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却大多聚焦在个别人物形象上,对其总体性研究尚有挖掘空间。本文根据女性对待当时英国男性权威、殖民主义和等级制度等主流价值观念的不同态度,将福斯特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霍华德庄园》以及《印度之行》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分为四类展开论述。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简单介绍福斯特及其作品,随后简单回顾近十年来国内外福斯特作品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和写作目的。第一章主要分析福斯特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背景。首先,从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基本生存情况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主义的发展情况说明福斯特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时代背景。其次,结合作者生活体验说明其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情感基础。第二章则聚焦在福斯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阐述上。福斯特作品中的女性都有中产阶级家庭作为背景。她们作为母亲、女性亲属、女儿和女性长辈分别对应了统治者、服从者、反抗者和超验者四类社会角色。本章从女性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出发,分别论述小说中男权社会固守型女性、男权社会徘徊型女性、男权社会反抗型女性和男权社会超验型女性四类女性人物形象的性格身份特征。第三章从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两方面说明福斯特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价值。首先,肯定福斯特打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的书写定式,全面重现了作为“观看”客体和“观看”主体的女性形象,充实了女性形象画册。其次,分析福斯特在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形成的象征化的故事空间、音乐化的故事节奏以及家庭化的女性关系,肯定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结语部分则首先将福斯特纳入整个时代的文学创作,总结其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肯定其重要价值。随后,通过分析女性人物在反抗社会的过程中遭受到的阻碍,指出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强大和顽固,福斯特的“联结”探索和女性的自我实现是在曲折中前进。
【图文】:

福斯特,关键词


二)国外研究现状纪三四十年代,国外学者就借助象征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写作手法、主题思想等角度出发,对福斯特作品展开了深入细得了丰硕成果。约翰·B的《E.M.福斯特的成就》1研究了福斯的根植于早期英国浪漫主义的文学体悟。马提尔·罗丝(Martial福斯特》2从整体上梳理了福斯特的人生轨迹和创作经历,,并简学创作。温蒂·莫法特的著作《一段未被记录的历史:E.M.福一部从福斯特性取向入手,将其私人情感经历与文学创作、公的传记。对近十年国外福斯特研究现状有更直观的了解,现运用 Citesparster 或 Edward Morgan Forster 为主题词,搜索到的 Web of的 120 篇论文,制成福斯特研究关键词的可视化图像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冉冉;;“出走母题”内涵及女性出走原型追溯[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9期

2 许娅;;电影《霍华德庄园》中的女性身份建构[J];电影文学;2014年19期

3 綦连胜;;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看福斯特含蓄的语言特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张莹;;论爱·摩·福斯特三部幻想小说中的原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李跃;;“婚姻”与“联结”——评《霍华德别业的》与《印度之行》中的联结主题[J];文教资料;2013年05期

6 姚建彬;;从多层级文本序列看福斯特在中国的形象变迁[J];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01期

7 魏天真;;“反观看”的意义与有意义的“反观看”[J];江汉论坛;2012年11期

8 王佩;;福斯特笔下的女性群体形象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9 曲茁;;浅谈福斯特《印度之行》的艺术手法[J];文学教育(上);2012年03期

10 张倩倩;;谈福斯特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联结”主题[J];黑河学刊;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芦佳男;从阐释翻译理论看《印度之行》两个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2 刘瑜;从后殖民批评方法的角度对比分析《吉姆》和《印度之行》[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薛琳璐;写作学视野下的《小说面面观》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4 陈晨;论爱·摩·福斯特小说的象征手法[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钦;福斯特的死亡书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林琳;爱·摩·福斯特音乐性节奏理论及应用初探[D];青岛大学;2013年

7 王丽玲;从柏莎·梅森到阿德拉·奎斯蒂德[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赵晓坤;论E.M.福斯特幻想小说的主题[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苗;解读《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文化身份的嬗变[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张娟;论爱摩福斯特长篇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80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80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e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