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和共同体形塑
发布时间:2020-05-26 06:48
【摘要】:简·奥斯汀小说的主题研究广受关注,涉及婚姻、性别、道德、政治等领域。小说对共同体的构想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因为小说的背景设置在西方共同体观念空前生发的18世纪前后。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即从封建贵族掌控农业经济的18世纪过渡到中产阶级因工业革命而社会地位得以上升的19世纪。但是,共同体的主题尚未引起学者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十分鲜见。因此,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研究对象,探索奥斯丁对共同体观念发展的贡献。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生动地呈现了她对共同体的想象,特别是将会话作为共同体形塑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论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作品中的共同体形塑。首先是个体层面。共同体构建始于个体的主体性,会话则是促进小说人物个体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二层面是作为微型共同体的家庭。以相互认可为基础的新型家庭在会话中形成,这种精神纽带是构建共同体的核心。最高层面的共同体体现在家庭之外的群体交往中。小说通过麦里屯和彭伯利两个社交空间差别和对话传递了共同体形塑的理想。三个层面交织呈现,形成一个通过对话建构共同体的立体画面。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1.074
本文编号:2681443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芩;;费茨威廉·达西:《傲慢与偏见》中的共同体建设者[J];青年文学家;2015年27期
2 陈方方;;去《傲慢与偏见》中理想共同体之艺术实现[J];艺术研究;2015年03期
3 殷企平;;华兹华斯笔下的深度共同体[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4 李永杰;;共同体与个体:马克思观察人类历史的一对重要范畴[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05期
5 黄梅;;新中国六十年奥斯丁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高晓玲;;“感受就是一种知识!”——乔治·艾略特作品中“感受”的认知作用[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3期
7 罗红卫,聂涟涛;奥斯丁与英国女性文学的兴起[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静;1980年-2010年简·奥斯丁作品在中国的接受[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81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8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