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贝克特在《等待戈多》、《终局》和《跌倒的人》中对爱尔兰性的重现

发布时间:2020-06-19 19:45
【摘要】:分析爱尔兰作家作品中的爱尔兰性是一种常用的文学鉴赏方式。爱尔兰性,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民族身份。然而由于贝克特的经历,关于其身份的探讨从未结束,直到2009年以其名字命名的“塞缪尔·贝克特桥”建成,他的身份才被爱尔兰认可。尽管贝克特的身份有诸多疑问,其作品中的爱尔兰特征很模糊,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去探索其作品中的爱尔兰成分。贝克特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暗示了他对爱尔兰的关心,并展示了其独特的爱尔兰性。纵观评论家对贝克特及其作品的研究,不难发现这些评论主要从荒诞性和存在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很少有人涉及贝克特作品中的爱尔兰性。在代表作《等待戈多》、《终局》和《凡跌倒的》中,通过对背景的设计、人物的构思和历史的追溯,贝克特展现了其在创作中对爱尔兰的情感。因此,本文将从后现代的角度结合文本细读来探索贝克特这三部作品中的爱尔兰性。这将丰富贝克特作品探索的宝库,更能为以后的探索贡献新的视角。除引言和结论外,论文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通过分析作品的背景来揭示贝克特如何通过营造氛围来构建爱尔兰性,以及如何通过运用爱尔兰地理风景如何呈现其对爱尔兰的关怀以展现爱尔兰;第二章详述特定时期的爱尔兰人物形象,分析贝克特如何从三个方面—心理状态、身体状况和语言选择来展现其作品中的爱尔兰性:。第三章阐述了爱尔兰历史在贝克特作品中的再现,并分析贝克特如何通过重现爱尔兰历史来展示其对爱尔兰无法释怀的情感,从而揭示其所展现的爱尔兰性。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5.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英;;走进贝克特的世界[J];中国出版;2016年23期

2 刘米扬;;遁世?天堂——贝克特与他的晚年短剧(1977—1983)[J];剧作家;2017年01期

3 时雯钰;;浅析贝克特戏剧中表现主题的艺术方法[J];祖国;2017年04期

4 詹姆斯·诺尔森;约翰·海恩斯;;贝克特肖像[J];艺苑;2006年06期

5 宁;;贝克特之后的贝克特[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04期

6 伊丽莎白·B·布兹;何瑛;;塞缪尔·贝克特——一个对存在主义满怀失望情绪的荒诞派作家[J];文化译丛;1988年02期

7 黄立华;;贝克特戏剧中的神经叙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8 何树;;调和与突破——评《贝克特的边界景观:退却的游戏》[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2期

9 张蔚;;感触贝克特《终局》的节奏[J];当代戏剧;2008年05期

10 吴岳添;;贝克特——充满矛盾的作家[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丁立群;;从《等待戈多》看塞缪尔·贝克特的伦理关怀[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宁;;浅论《马龙之死》中悖谬现象的荒诞性[A];荆楚学术2016年第四期 (总第五期)[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力军;独一无二的贝克特[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王绍祥(翻译家);永远的贝克特[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周力军;贝克特——戏剧巨匠魅力永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复旦大学教授 孙建;贝克特:“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晋悦;把百年贝克特存入中国的银行[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邓中良;贝克特的国别归属之争[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邹琰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阅读贝克特[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年

8 编译 黎文;贝克特的间谍生涯[N];文汇报;2014年

9 谷禾;等待戈多 等待贝克特[N];财经时报;2006年

10 陈颐;贝克特:爱上工作每一天[N];经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波;回到想像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白玉华;三种视角分析塞缪尔·贝克特戏剧中的沉默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胡怡君;贝克特小说中的时间难题[D];复旦大学;2011年

4 施清婧;中国舞台上的塞缪尔·贝克特—跨文化戏剧演出研究(1964-2011)[D];南京大学;2013年

5 黄立华;贝克特戏剧文本中隐喻的认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梁钫;贫乏之中的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月;论贝克特在《等待戈多》、《终局》和《跌倒的人》中对爱尔兰性的重现[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年

2 王倩;贝克特戏剧中的“游牧”性特征[D];上海戏剧学院;2017年

3 王素华;死亡背后的荒诞—解读贝克特的《马龙之死》[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林露;论萨缪尔·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与“第三空间”[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彭婧;贝克特戏剧文本中反讽的认知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6 赵翠玲;苦难与解脱: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身体叙述[D];西南大学;2016年

7 朱敏;塞缪尔·贝克特戏剧中的荒诞性[D];山东大学;2008年

8 周霞;贝克特三部剧作的互文性解读[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凯斌;托马斯·贝克特死因探析[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匡钰莹;论塞缪尔·贝克特《一切沦落者》、《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哦,美好的日子!》中的回忆主题[D];武汉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21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21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5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