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新文化地理学视域下V.S.奈保尔的《河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0:17
【摘要】:V.S.奈保尔(1932-2018)笔下的非洲是一个黑暗的地方:野蛮,落后,混乱,没有未来。在奈保尔有关非洲主题的作品中,《河湾》(1979)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奈保尔在这部小说中对非洲形象的建构,延续了他一贯的非洲传统。本文从新文化地理学理论中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空间研究视角探析了《河湾》中黑暗的非洲。首先,本文研究了《河湾》中的自然景观。本文对自然景观的研究聚焦于三个方面:自然景观的特征,人与自然的互动,自然景观的文化意义。《河湾》中的非洲自然景观充满了奈保尔所赋予的丰富的文化意义和人类情感。通过对小说中非洲自然景观的研究,本文皆在阐释奈保尔笔下黑暗的非洲与非洲的自然景观密切相关。其次,本文从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奈保尔笔下黑暗的非洲。文化活动和政治活动影响着特定区域里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脱离殖民统治后,非洲的文化,政治和社会陷入了一片混乱,《河湾》中的物质文化景观记录着奈保尔笔下的非洲在脱离殖民统治后的发展状态。同时,《河湾》中非洲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显示出了落后的非洲传统文化和混乱的非洲律法体系,这也是《河湾》中非洲黑暗性的一部分。最后,本文从新文化地理学的空间研究视角出发,重在探讨《河湾》这部小说中的空间。通过空间实践,空间表征以及表征空间等一系列空间书写的研究来探索《河湾》中黑暗的非洲。《河湾》中空间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建构出了奈保尔笔下黑暗的非洲。通过探析“黑暗的非洲”这一主题,本文发现《河湾》中奈保尔笔下黑暗的非洲与非洲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以及空间密切相关。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河湾》中“黑暗的非洲”的研究以及运用新文化地理学理论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运用新文化地理学理论对《河湾》进行研究,也为后来者研究奈保尔及其它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倩;;论V.S奈保尔作品中的印度形象——以《幽暗国度》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高照成;;试析V.S.奈保尔的非洲观——以《自由国度》为例[J];名作欣赏;2011年30期

3 王旭峰;;论V.S.奈保尔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接受特征[J];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04期

4 林静;;“写作距离”的远近与作家的立场——V.S.奈保尔作品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5 高照成;;试析V.S.奈保尔的非洲观——以《自由国度》为例[J];名作欣赏;2011年30期

6 翁旭晨;;多元化经营V.S.专业化经营与公司价值[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7 周敏;;历史·流散·身份——V.S.奈保尔《世间之路》解读[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孙妮;种族、性、暴力、政治——解读V.S.奈保尔的《游击队员》[J];外国文学;2005年04期

9 邹颉;后殖民作家中的佼佼者——评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的创作[J];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10 陈思贤;;美国卡特里娜飓风V.S.中国汶川地震——从政府救灾行动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J];才智;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晓鑫;;杖头木偶剧V.S.多媒体影像——《义虎千秋》导演创作的几点体会[A];如皋·首届全国木偶皮影艺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林彩瑜;;服务贸易v.s.公共健康:论GATS架构下限制烟品广告之法律定位[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邱华栋;V.S.奈保尔:行走于不同文明的离散者[N];文艺报;2018年

2 项静;V.S.奈保尔:自己就是题材[N];文艺报;2014年

3 陈彦廷 高逸展;英特尔V.S.超微:工艺与技术的战争[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余明;李书福V.S.贺学初:谁是吉利汽车借壳大赢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聂薇;V.S.奈保尔小说《抵达之谜》辩证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惠;新文化地理学视域下V.S.奈保尔的《河湾》研究[D];鲁东大学;2019年

2 贺少敏;后殖民境遇中的漂泊—V.S.奈保尔飞散主题写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周文萍;V.S.奈保尔: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身份构建与认同[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丹;论V.S.奈保尔的游记文学[D];南京大学;2013年

5 毛玲燕;V.S.奈保尔旅行写作的后殖民解读[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6 缪莉;V.S奈保尔作品的文化“共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张丹;论V.S.奈保尔《河湾》后殖民书写的矛盾意识[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杨丽英;V.S.奈保尔:文学世界的漂泊者[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运博;论V.S.奈保尔《河湾》中的文化恐惧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月;论V.S.奈保尔作品中的印度“混杂人”形象[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4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24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f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