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5 15:03
【摘要】:本文是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进行的系统研究。作为当代最成熟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批评,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把性别、种族、阶级的共时性话语引入到当代女性主义批评中,从而改变了女性主义的方向。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既有的研究领域里,进行了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在黑人研究中,黑人女性批评加入了性属的成分;在女性主义研究中,加入了种族成分;在主流学术话语中,则是以种族、阶级、性属的多重话语改变了既有的学术话语。这种范式的转变,不仅使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声音得以彰显,更为重要的是,它进一步推动、延展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并对第三世界女性文学批评的建构有着不容忽视的启示意义。 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与当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催生下成长起来的,同时它也是在6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对多元文化的诉求这样的理论语境下发展起来的。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随后,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黑人女性批评家:巴巴拉·史密斯(Barbara Smith)、巴巴拉·克里斯蒂(Barbara Christian)、奥德莉·劳德(Audre Lorde)、艾利丝·沃克(Alice Walker)、德波拉·E.麦克道威尔(Deborah E. McDowell)、苏珊·威利斯(Susan Willis)、瓦利玛·卢边诺(Wahneema Lubiano)、安吉拉·戴维斯(Angela Davis)、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等等。她们的评论涉及社会文化批评、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巍;;建安作家与文学传统[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2 陶原珂;20世纪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形成和构成因素[J];学术研究;1994年06期

3 陆双祖;;论《浮士德》文本的狂欢化特色及其文学意蕴[J];青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4 陈继会;;文学传统与新都市小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谢晓霞;;文学生产机制与新都市小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王素霞;;都市想像与新都市小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蒲度戎;;叶芝的象征主义与文学传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7期

8 孙海英;;关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9 王林;张道振;;目的语文学传统对文学文体风格传译的影响[J];肇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白草;;林一木和她的诗[J];六盘山;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达;;中国文学将被时代改写?[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2 陈晓明;;文学:一种奇怪建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杨匡汉;;关于共和国文学——《共和国文学50年·绪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4 姚文放;;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传统[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5 刘秀娟;;文学应更深刻地表现城市生活[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6 计璧瑞;;从文学看台湾[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7 何云波;;肖洛霍夫与俄罗斯文学传统[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仇鸿伟;;传统文学与文学传统[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9 王畅;;市场经济与文学传统——关于文学的困境与出路问题的辩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刘福勤;;瞿秋白与鲁迅文学传统[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苏娅 摄影记者 王晓东;在数学与文学精妙的两极[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木弓;生存斗争主题是龙江文学之魂[N];文艺报;2010年

3 牛学智;主体性问题与文学理想的当代处境[N];文艺报;2010年

4 杨守森;“元问题”视野中的文学传统[N];光明日报;2004年

5 张燕玲;重新探寻文学的真实[N];文艺报;2010年

6 王汶成;文学传统的当代运命[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张晨;文学传统中的生命旨趣[N];学习时报;2002年

8 记者 陈香;专家热议:原创少儿类型文学有市场缺作品[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南方周末记者 夏榆;李敬泽:文学这事有公道[N];南方周末;2011年

10 金立群;新文学经典化的学理探讨[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王淑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聂薇;V.S.奈保尔小说《抵达之谜》辩证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高兰;利维斯与英国小说传统的重估[D];吉林大学;2009年

5 蔡莉莉;新文学传统中的归来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焱;历史的痕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胡吉星;作为文体的颂赞与中国美颂传统的形成[D];暨南大学;2009年

8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9 刘进;“权威”与“经验”之对话[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苏艳;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燕燕;文学的定义:民国时期文学概论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一平;文而不文、俗而不俗[D];扬州大学;2005年

3 李莹;从网络热门小说透视新媒介与文学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玲玲;论城乡意识与中国1930年代文学[D];南京大学;2011年

5 沈宏;重评伊迪丝·华顿[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任竹良;救赎的焦虑——传播学视角下的“底层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孟德威;明代中后期神魔小说繁盛的原因[D];青岛大学;2008年

8 李紫旭;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文化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香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女性哥特的继承与超越[D];兰州大学;2007年

10 李晶;当代文论话语中的文学传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9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29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7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