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黑人文化身份建构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0-07-06 18:18
【摘要】:非裔美国人是一个特殊的族群,由于奴隶贸易被迫离开非洲本土进入西方世界。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流散和混杂,身处黑白两种文化之中逐渐被边缘化为主流社会的他者。西方文化和黑人文化相互渗透、杂交,使黑人身份变得不再纯粹。尤其是黑人知识分子,他们既认同白人文化,又不能完全屈服于它;既想利用西方思想模式争取权益,又对其充满怀疑。这种矛盾的混杂心理使他们不知归向何处。他们对本族的文化身份迷惑不解,迫切需要定位一种文化身份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因此非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命题摆到人们面前,不断引起理论批评界的关注。本文利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解读卡森·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中黑人文化身份建构。通过运用霍米巴巴提出的混杂性、第三空间及身份建构理论来剖析作品中的一位主要人物—黑人医生考普兰德对理想身份的自我追寻。对于非裔美国人来说,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转移、改写、杂交的过程。在小说中,考普兰德医生也经历了这一建构过程。他起初欲继承黑人传统文化,保存黑人性,但与白人文化杂交混杂的过程中不断被同化,形成新的文化身份观。游走在黑白文化之间,考普兰德为争取和白人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不断抗争,为黑人同胞探寻文化身份建构的有效方法,并在白人社会中顽强地寻找生存价值和空间。这就是对文化第三空间的探寻,一个混杂性的、不完全属于任何既定文化体的空间。这种开放式的可协商的第三空间为非裔美国人提供了重新建构改写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作者、作品和国内外研究状况。第二部分阐释霍米巴巴的文化身份观、混杂和第三空间理论。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体。论文作者结合文本,运用理论分析考普兰德医生的黑人身份危机的根源以及文化身份建构的心路历程。考普兰德主体身份意识觉醒,在双重文化环境下经历了模拟和混杂的过程形成新的文化身份观,认识到建立平等美国公民身份的迫切性。然而,一直作为白人主体设定的他者身份而存在的美国黑人想短时间打破身份框架是不可能的。考普兰德的文化身份建构历程必然充满荆棘。本章最后探讨了美国公民身份建构失败的根源以及如何植根于第三空间进行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本文第四部分为结论。对于美国黑人来说,要想获得独立的文化身份,需要找寻本民族的文化之根,找回迷失的自我,同时吸取美国白人主流文化精髓,不断协调黑白文化差异,相信差异是暂时的,可以通过文化的混杂和协商达到和谐的状态,最终在这个不同于任何一种现有文化的第三空间重新定位和建构整个族群的文化身份。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玉高;;霍米·巴巴的杂交性理论的拉康特色[J];中州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范永康;;身份政治与后殖民主义文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康孝云;;霍米·巴巴以殖民话语为媒介的精神分析[J];北方论丛;2012年04期

4 罗克凌;;后殖民理论综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贺玉高;;巴赫金视角下的霍米·巴巴杂交性理论[J];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倪蓓锋;;论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贺玉高;;霍米·巴巴的杂交身份理论及其不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赵萌;;从后殖民视角下的杂合理论探讨翻译[J];海外英语;2011年02期

9 郭凌云;;试论拉康的主体建构理论及对霍米巴巴的影响[J];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04期

10 林斌;卡森·麦卡勒斯20世纪四十年代小说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玉高;霍米·芭芭的杂交性理论与后现代身份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畅;从现代主义视域下解读卡森·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爽;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创作心理与人物心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43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43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3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