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国》中儿童视角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14:30
【摘要】:视角是作家创作中的首要因素,任何叙事作品都离不开视角的选择。儿童视角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策略,体现出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叙事功能,备受作家们青睐。通过儿童清澈明亮的眼睛体察成人世界的社会现实,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法国当代作家加埃尔·法伊(Grael Faye)的处女作《小小国》在评论界引起好评如潮,收获当年多个文学奖项,包括Fnac小说奖,龚古尔中学生奖,小说处女作奖等。小说以十岁的加布里耶为主人公,讲述他在非洲布隆迪的童年生活,故事从主人公十岁开始,到他十三岁离开祖国躲避战乱结束。小说之所以动人心弦,并非由于作者设置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恰恰相反,小说以小加布里耶作为写作观察点,着眼于平淡的日常,透过他的眼睛和话语描写五彩斑斓的童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和童年的脉脉温情。同时又以公正中肯的笔触揭露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布隆迪及其邻国卢旺达的政治纷乱,图西族与胡图族之间的种族仇杀。小主人公的童年交织着国家的大历史,让读者被童年的温情抚慰的同时看到残酷的社会现实。作者没有选用成人视角的宏大叙事,而是以小观大,置身于纷乱中央,展现普通人在战争中摇摇欲坠的命运。小说的语言无比真实、中肯,充满诗意。作者并没有过多渲染悲痛气氛,而是以美好来书写恐怖和残酷。该作品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让非洲种族矛盾这一社会现实问题凸显得更加真实和深刻。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青睐,正是因为作者采用了独特的儿童叙事视角,形成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探讨儿童视角在小说的运用,分析作者使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的原因以及儿童视角在小说文本中的叙事构成。最后探讨儿童视角的运用在小说中呈现出“复调”、“陌生化”以及散文化的美学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565.074
本文编号:2759555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565.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茸茸;;回归诗性——《呼兰河传》的“陌生化”手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郭群;;儿童视角下的成长书写与精神返乡——论《城南旧事》的叙事视角及其意义[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2期
3 袁英哲;;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4 沈杏培;;论儿童视角小说的文体意义与文化意味[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4期
5 李红梅;;儿童视角发生机制及诗学内涵[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姜瑜;沈杏培;;儿童视角的诗学阐释及其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王黎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J];文学评论;2005年06期
8 王宜青;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及心理文化内涵[J];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怡;;“小视角”下的非洲当代“大历史”[N];文汇报;2018年
2 陈镭;;加埃尔·法伊《小小国》:热带的忧郁[N];文艺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瑞青;童年经验对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及其呈现[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馨月;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浅析小说《刺猬的优雅》[D];云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59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5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