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Б.阿库宁与А.П.契诃夫同名戏剧《海鸥》的互文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08:43
   鲍里斯·阿库宁是当代俄罗斯文坛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侦探小说为主,兼有戏剧作品如《海鸥》等,运用后现代的创作手法解构经典并重塑是阿库宁的创作特色之一。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作为俄罗斯的戏剧大师,在世界各国享有盛誉,他的经典戏剧因内涵的深刻性与结尾的开放性成为很多后现代作家进行文学再创作的对象。《海鸥》是鲍里斯·阿库宁的一部畅销剧本,作品中浮现出的经典情节与后现代游戏特点,使其一经问世便风靡文坛。阿库宁以契诃夫的经典剧本《海鸥》为母本,经由互文手段的解构与重塑,并融入侦探元素、电影元素等,使新《海鸥》成为带有侦探色彩的后现代剧本,映射了当今社会人性冷漠、心灵缺失、道德沦丧的现实问题,并引起学者们的研究兴趣。逡本论文选取阿库宁的作品《海鸥》为研究对象,以热奈特的互文性理论,即跨文本性理论为基础,从体裁特点、时空结构、象征意象三方面分析其与契诃夫剧本《海鸥》中存在的互文性关系。对阿库宁戏剧的研究,不仅是对契诃夫经典作品的致敬,更是顺应当代文学发展的趋势。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需要解读经典,沉淀内心,而新形式的出现可以激发人们对经典文学的探索,这对于研究阿库宁的创作特点、契诃夫创作对当代文学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共包含四个主要章节:第一章,概述互文性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观点,着重分析热奈特的系统化互文性理论,即跨文本性理论的五种文本指涉类型。第二章,分析阿库宁与契诃夫的《海鸥》体裁特点的互文关系,并发掘出两部作品存在的多元化创作风格。第三章,从时空结构角度,着重研究阿库宁与契诃夫的《海鸥》在内在与外在时空、现实与虚幻时空间的互文性关系。第四章,探讨阿库宁与契诃夫剧本中“海鸥”这一象征意象,与人物形象塑造、主题思想表达的互文性关系。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512.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瑛;;互文性理论与后现代写作[J];宝鸡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蒋和舟;;论互文性及其参照下的翻译研究[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高芳;;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康菁;;互文性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影响——基于1994年—2017年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5 王伟;;互文性理论与汉英翻译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24期

6 邵长超;;互文性理论的发展阶段、现状与问题分析[J];理论界;2015年11期

7 邹亿;;初探互文性理论对古筝教育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6年13期

8 黄泽文;;从互文性角度谈多模态理论在网络对话分析中的作用——以百度胥渡吧为例[J];校园英语;2016年33期

9 贺敏华;;谈互文性阅读教学对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实现[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年12期

10 叶进平;;从互文性理论解读《红楼梦》书名的不同翻译[J];校园英语;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何娇林;;基于语篇互文性的俄语口译策略分析[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璐;;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晓燕;马永红;;从文化层面看汉语成语英译的互文性[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6 万丽媛;;从引用看语篇的互文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复旦大学中文系 祝克懿 黄蓓 译;多声部的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焦亚东;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刘斐;中国传统互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琳娜;互文性理论指导下《典出四川》英译翻译实践报告[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益丹;互文性解读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3 张珂;英汉引语翻译的互文性策略探讨[D];南京大学;2018年

4 孔燕;互文视角下《罗兰·巴特的友谊》翻译实践报告[D];南京大学;2018年

5 田野;文学文本视域下魏晋赋序研究[D];鲁东大学;2018年

6 丁升;颠覆与重建[D];安徽大学;2018年

7 罗璐;互文性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古诗词注释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8 陈逸飞;跨文化语境演讲中互文性的批评话语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9 曹晓玲;初中新诗教学中的互文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10 叶彬;Б.阿库宁与А.П.契诃夫同名戏剧《海鸥》的互文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7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17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7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