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层的扁平化与故事层的模式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佳能;从观念到灵魂——90年代中后期农村题材小说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J];文艺评论;2000年01期
2 李琨;"五四"以来农村题材小说觉醒的女性形象论[J];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吴小荻;;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群众”形象浅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4 胡言会;;农村题材小说中“农民性”的价值重建问题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5 陈莉;;新时期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几点变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白秀兰;;匮乏与浮浅:目前农村题材小说的整体缺陷——对当下农村题材小说的批评[J];名作欣赏;2009年15期
7 李平;毛毛;;“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价值与意义[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徐刚;;1950至197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城市叙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06期
9 魏雪;;论十七年的农村题材小说[J];大众文艺;2010年21期
10 潘澍;;改革开放后二十年农村题材小说概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丹;;近代经济史视野下的茅盾文学创作——以农村题材小说为例[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百容;近年来的农村题材小说:“隔”与回避[N];文艺报;2003年
2 袁毅;“80后”写作农村题材小说走红网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牛玉秋;农村题材小说30年[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廖旭东 湖北;不支持学生阅读当下农村题材小说[N];文艺报;2010年
5 胡子龙;农村题材小说缘何“模式化”?[N];文学报;2012年
6 张珏娟;谁来为农村题材小说捧场[N];四川日报;2003年
7 关仁山;喧嚣的世界,沉默的土地[N];文艺报;2002年
8 楚良;关于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几点想法[N];文艺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高慧斌;农民与土地:说不尽的故事[N];辽宁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江湖;我们该向文学经典汲取什么[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晓文;“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革命书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西超;红色版图上的想象之旅[D];浙江大学;2007年
3 叶君;农村·乡土·家园·荒野[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利娟;时代诉求与革命规限下的乡村言说[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艳;柳青农村题材小说的承接与嬗变[D];延安大学;2015年
2 惠若新;“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劳动”与女性书写[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琨;论“五四”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觉醒的女性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方晓辉;中国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的社会学[D];厦门大学;2001年
5 黄敏宜;“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经典性”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娜;论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党务工作者形象[D];中南大学;2009年
7 张倩红;“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风景描写及其艺术功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申毅;融会于艺术性中的政治性文学——重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题材优秀小说[D];新疆大学;2004年
9 刘入瑞;《山雨》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D];青岛大学;2009年
10 吴玉玉;“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私人生活书写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2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2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