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弗罗斯特诗歌中作为抵抗现代焦虑的诗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0-10-11 11:06
   本文研究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现代焦虑及其诗学抵抗的策略。全文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引言、主体、结论。引言部分提出,现有关于弗罗斯特诗歌和诗学的研究主要探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现代主题或现代主义诗学,但研究多将二者割裂开来。本文尝试将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现代主题和弗罗斯特的现代主义诗学进行连接,并对其诗歌和诗论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解读。论文主体部分的三章分别论述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诗歌策略、诗学效果和诗歌策略对现代焦虑的抵抗。第一章探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诗歌策略,包括隐喻和诗歌图形理论。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隐喻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不一致,具有反讽的特点,创造了其诗歌的隐秘性。弗罗斯特的诗歌图形理论认为,一首诗歌是对某一主题的相对完整的探索过程:诗歌始于探索混乱事物的欢悦,终于与主题相关的相互对立元素的暂时平衡。第二章论述弗罗斯特的诗歌策略产生的诗学效果。反讽式隐喻要求弗罗斯特诗歌吸收句子声音,使诗歌的深层声音和表面声音不一致。两种相反声音的并存使诗歌产生悲喜剧的效果,使诗歌的情感升华,使诗歌主体暂时超越生存困境。诗歌图形理论的诗学效果是实现对混乱的暂时抵抗。诗歌主体通过对人类劳动和声音的想象,能够对混乱外界现实进行暂时抵抗;通过对不确定主题的完整探索,得出结论,对内部心理混乱进行暂时澄清。第三章论述弗罗斯特的诗歌策略对现代焦虑的抵抗。第一,反讽式隐喻通过借助于句子声音,传达不一致的表层声音和深层声音,对人际关系焦虑和绝对知识焦虑进行抵抗。第二,诗歌图形理论通过其完整探索过程与对混乱的暂时澄清,对现代生活无秩序的焦虑和现代诗歌一体化的焦虑进行抵抗。在对弗罗斯特的诗歌和诗学理论进行文本细读与语境分析后,本文得出结论:弗罗斯特诗歌通过反讽式隐喻以及强调相对完整性的诗歌图形理论,为其诗歌中现代人的生存焦虑提出了抵制策略,暂时缓解了他们的现代焦虑。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712.07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Questions
    Methodology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1 Poetic Strategies in Frost’s Poetry
    1.1 Metaphor and Its Ironic Ulteriority
    1.2 “The Figure of a Poem” and Its Temporary Completeness
Chapter 2 Poetic Effects in Frost’s Poetry
    2.1 Sentence Sound as Against Surface Sound
    2.2 “Momentary Stay” as Against Common Confusion
Chapter 3 Poetic Strategies as Resistance to Modern Anxiety in Frost’s Poetry
    3.1 Metaphor as Resistance to Modern Anxiety
    3.2 “The Figure of a Poem” as Resistance to Modern Anxiety
Conclusion
    Major Findings
    Limitations
Notes
Reference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Acknowledgements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区鉷;罗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图征性[J];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兵;论弗罗斯特诗歌世界的秩序[D];南京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6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36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