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乡村神话的破灭:哈代小说《还乡》的反田园牧歌式解读

发布时间:2020-10-13 21:36
   乡村英格兰曾一度是英国文坛的一个热门题材,尤其是在十九世纪后三十年代。托马斯·哈代被很多评论家看作是一个具有悲观主义色彩的乡村作家,认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消逝的田园生活的无限留恋与渴望以及对工业社会的强烈抵触与不满。其小说《还乡》也经常被解读为一本道德规训小说,呼吁人们回归乡村生活的简单与纯粹,劝诫人们不要被内心的欲望与贪念驱使而毁掉自己。然而,哈代对于乡村的态度与情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还乡》中表面的乡村背景下所隐含的复杂情感与含义值得进一步推敲与探讨。从这本小说起,哈代逐渐对当时主流乡村小说所塑造的乡村神话发起挑战,开始运用一种比较现实的笔触来描写乡村生活,逐步揭下了英国田园牧歌式乡村的神秘面纱。哈代在这本小说中没有一味地美化乡村生活,而是真实客观地刻画了一幅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英国乡村生活图景。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聚焦埃格顿荒原上的反田园牧歌式的自然景观,包括阴沉的氛围、贫瘠的土地及悲惨的暴风雨夜。第二章分析了荒原上三类居民(即逃离者、回归者及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处境。第三章论述了在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埃格顿荒原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新型交通设施的出现,娱乐场所小旅馆的开设以及迪格里·维恩工作的改变。本文将通过大量的文本细读,联系十九世纪后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对《还乡》进行一次反田园牧歌式解读。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永恒美好的田园乡村生活仅仅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或者浪漫的乡村小说中;现实是,除了田园牧歌式的传统乡村,英国乡村还有很多不同的面貌,尤其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它是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的。小说题目中的“还乡”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为对过去简单纯粹的乡村生活的怀念与呼唤,在这里“还乡”更像是小说的一个引子,整个故事是由克林的还乡所引发的。小说最后的悲惨结局预示着想要回到无忧无虑的田园乡村生活是不可能的,因为乡村社会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记忆中的“乡”是永远回不去了。
【学位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561.074
【文章目录】:
Acknowledg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 Literature Review
        0.1.1 Overseas Studies
        0.1.2 Related Studies in China
    0.2 Thesis Statement
    0.3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1 Counter-Pastoral Landscape
    1.1 The Gloomy Atmosphere
    1.2 The Infertile Soil
    1.3 Tragic Stormy Night
Chapter 2 The Afflicted Heath Dwellers
    2.1 The Anxious Escapers
    2.2 The Failed Returner
    2.3 Urbanized Heath Folks
Chapter 3 The Urban Invasion on the Heath
    3.1 Changes in Transport and People's Way of Life
    3.2 The Appearance of the Quiet Woman Inn
    3.3 The Change of Diggory Venn's Job
Conclusion
Works Cited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子娟;;论《古诗十九首》田园牧歌式风格的语言成因[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11期

2 戚善成;;80后夫妻创办家庭农场[J];大江南北;2016年12期

3 ;使学习发生田园牧歌式回归[J];中国科技信息;2000年07期

4 杨育民;老师的生命体验永不老[J];教育文汇;2003年01期

5 唐黎标;;感受美国的绿色世界[J];国土绿化;2008年10期

6 何君;凉山牧歌[J];当代小书画家;2004年11期

7 赵叶;;向大自然索取健康[J];生活与健康;2008年11期

8 ;声音[J];新建筑;2017年06期

9 唐玲珑;;沈从文“田园牧歌式”文体及其意义[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2期

10 牟红;;乡村旅游生态机能恢复与原生价值建构——田园牧歌式乡村的消失与再生[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茹;乡村神话的破灭:哈代小说《还乡》的反田园牧歌式解读[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2 刘小艳;田园牧歌式教学理念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婧;幻想中的怀旧与逃避[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传笑;张炜创作的精神流变[D];青岛大学;2011年

5 杨虹偲;20世纪我国合唱音乐的历史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6 李剑奇;劳伦斯在《彩虹》中的精神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官璐;乡土的眷念与权力的忧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魏欣;失地农民人际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于海斌;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马绎;从田园牧歌到历史、政治:解析西·伦茨作品中的家乡概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9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39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9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