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金光洲的中国体验与中韩双语创作研究(1931-1938)

发布时间:2020-10-18 15:25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金光洲上海滞留时期(1931~1938)的中韩双语创作。这一时期的金光洲在韩国国内的刊物上发表了文学评论,诗歌,随笔和小说等63篇韩文作品,同时在中国的《晨报》等刊物上发表了约达148篇的中文电影评论与文学评论。其中,除了现今学界已经发现的作品以外,本文发掘出金光洲用中文创作的50篇新作品,并在实证考察和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将其总达211篇的中韩文作品作为基础文献,以比较文学形象学,后殖民理论批评理论中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方法论,旨在阐明中韩双语创作中体现出的金光洲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认识。本文的构成主要根据作品体裁分类,从金光洲中国文学译介作品及文学评论,诗歌和随笔创作,小说创作,以及中文电影评论和文学评论创作等不同体裁作品的创作情况来考察这些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金光洲的自我认识和身份认同。第一,金光洲对中国文学的译介情况并没有受到韩国文坛和读者的注目和期待,他作为与韩国文坛保持相当距离的边缘存在,始终坚持着以“客观”的视角介绍中国剧坛和文坛的文化人立场。第二,通过金光洲表达主观情感的诗歌及随笔作品,能够了解到他将异国的生活点滴与体会记录下来的创作方式与日记创作有着相同的特征,同时体现了他作为文化人的感性与自我意识。第三,金光洲的小说创作描写了 1930年代上海韩人移住民生活与精神上的苦难,这一方面体现了他作为殖民地移住民的自我认识,另一方面,作为与边缘人物有着相似命运的艺术流浪者,他所描写的边缘人物间的温情展现了其所具有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第四,作为文化人的他为了获得更大的认同,将视线转向了中国文坛。在中国影坛与读者们需要外国人这一崭新视角的要求下,他能动地回应着这种需要,开始介绍世界各国的影坛状况,并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他者意识的多样化,甚至将自己视为中国电影人,表现出身份认同上的杂糅性与流动性特征。如上所说,在1930年代滞留上海期间,金光洲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认识比起国家或民族等意识形态,更倾向忠实于个体的价值取向与情感,这是从他作为文化人和艺术流浪者,韩人移住民,以及作为中国电影人的自我认识中体现出来的。总的来看,金光洲身份认同的杂糅性和流动性与他在不同文本中体现的不同个体性相关。即,作为主体的金光洲在两种语境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他者,而在与不同的他者或者说不同主体的互动过程中,他展现了作为个体的自由追求,这既与金光洲根本上作为一个艺术流浪者的自我认识有密切的关联,也是他作为一个个体的能动性选择。本文旨在阐明金光洲自我身份认同上的杂糅性与流动性,揭示他作为一个自由的艺术流浪者在构建自我身份认同时,依靠的并不是外部的价值,而是自我的内在选择这一事实。并以此为例展现了殖民地韩国作家的多样化面貌。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312.60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欣帅;CFP;韩金花;;杭州长生路,见证中韩并肩抗战[J];金桥;2015年09期

2 杨雨蕾;;中韩南方文化学术研讨会[J];国际学术动态;2006年02期

3 陈嘉舟;;此情不变[J];羽毛球;2012年08期

4 徐雅民;;中韩经济社会发展会议概况[J];国际学术动态;1996年07期

5 陈辉;;中韩古代海上交流学术研讨会[J];国际学术动态;2006年04期

6 ;第7届南开—启明中韩管理与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J];国际学术动态;2008年02期

7 刘超;;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国经济贸易的影响分析[J];纳税;2018年04期

8 张波;刘海彤;陈汉宇;;中韩自贸区对辽宁省产生的效应研究[J];辽宁经济;2018年02期

9 崔文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合作共赢的中韩经济关系浅析[J];知识经济;2018年07期

10 李正锦;;浅析中韩翻译中出现的误译类型[J];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恩喆;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与合作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李基元;中韩外资准入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苗子瑜;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金俊镐;中韩反垄断法中企业合并制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林薰基;中韩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韩创圭(Han Changkyu);中韩雕塑的现代转型与民族身份的文化确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

7 崔惠景;中韩惯用语教学法及教材编写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崔永喆;中韩调整网络犯罪及其法制规范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9 李美琼(Lee Mi Kyung);中韩左翼文学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10 何彤梅;中韩政治外交关系研究(1945-2007)[D];延边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晓明;中韩古代女性诗人比较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2 金璟瑨(Kim Kyung Jin);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的问题与前景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3 王慧;金光洲的中国体验与中韩双语创作研究(1931-1938)[D];南京大学;2018年

4 王孟青;光复后(1945-1949)中韩附逆反思小说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5 王萍;《Prime东亚中韩·韩中辞典》“中韩部分”研究[D];聊城大学;2018年

6 王作剩;21世纪中韩合拍电影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金寿贤(Kim Suhyun);基于品茗空间的中韩茶文化比较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8 刘铭泽;中韩女性谚语比较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年

9 柳欣妤;中韩自贸协定下延边地区对韩经贸合作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10 孙彤;中韩自贸区(FTA)的贸易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46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46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6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