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意象的历史流变及世界关联
【文章目录】:
一、中华文明意象的分类概观
二、中华文明意象的历史流变与发展创新
三、中华文明意象的世界关联与变异问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志祥;陈吕芳;;中西方文学意象刍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2 方向真;;论宇秀诗集《我不能握住风》的“痛感”及其意象创设[J];扬子江评论;2019年06期
3 金军华,龚世学;浅析秋意象的神话原型[J];语文学刊;2004年11期
4 马若飞;;劳伦斯诗歌的悲悯情怀与多维意象[J];外国文学;2016年04期
5 理查德·阿尔丁顿;;《意象》[J];绿风;2019年03期
6 埃兹拉·庞德;;意象[J];凉山文学;2016年02期
7 李志夏;;博尔赫斯小说中的玫瑰色意象——以《南方》、《玫瑰角的汉子》、《死亡与罗盘》为例[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年07期
8 郑源;;《一堆木柴》中的冷色意象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5年27期
9 黄莉萍;;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植物意象[J];韶关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10 张丽;;浅谈叙事意象的交流体系[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鸿;《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2 姜礼福;当代五位前殖民地作家作品中后殖民动物意象的文化阐释[D];南京大学;2010年
3 魏丽娜;普拉斯诗歌意象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李红梅;韩国古典诗歌中的陶渊明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5 泉佑二;日本文学中的“长安”意象[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姚晓萍;境界与精神[D];浙江大学;2012年
7 辛雅敏;20世纪莎士比亚批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奋;德莱塞《美国悲剧》的悲剧意象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雯婕;中越新诗意象比较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赵娜;艾略特主要诗歌中的意象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彭欢;西方当代小说蛇意象意蕴张力初探[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5 顾春江;庞德《回击》中隐喻意象的合成空间阐释[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林琳;从“直面无望”到“追寻希望”—卡佛作品中的酒意象及酗酒者探微[D];浙江大学;2013年
7 熊绚;论魔幻意象颠覆文化建构的父权制性别角色[D];南昌大学;2007年
8 郑晓莉;劳伦斯诗歌中意象之表现及性爱之描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利沙;永恒的伊甸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花园意象[D];西南大学;2017年
10 梅璇;论马维尔诗歌中花园意象的形态[D];湘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5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6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