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朝鲜文人李宜显诗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18:24
   李宜显是17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中叶的朝鲜文人,他存诗一千多首,收入《陶谷集》。他不仅是朝鲜后期一位重要诗人,更是一位卓越的诗评家。李宜显诗学的最大特色就是其诗歌理论与创作存在较大的矛盾性。李宜显论诗以“性情之正”为旨归,力图维护“载道明理”的诗学观,而其创作则重在表现“性情之真”,鲜少载道明理的功利之作。这种矛盾性彰显出这一时代朝鲜文学思想的过渡特征。17世纪中叶是朝鲜诗学处于转捩期,早前传入的复古论与此时新进东传的重情论发生冲突,朝鲜诗家对两者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与调和,形成了半岛极具民族性的诗学观点。李宜显的诗学观呈现出“载道”与“性情”的冲突,而其创作与诗论的脱节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转折时代朝鲜诗风的独特风貌。17、18世纪的中朝两国都处于时代转折的节点,汉诗学受两国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而发生转变,朝鲜汉诗学素来深受中国汉诗的濡染,我们藉由考察这一时期朝鲜汉诗风貌也能管窥中国诗学的新动向。这一时期,两国主要通过书籍进行文化交流,而中朝鲜燕行使者则在两国书籍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燕行购入大量当时中国盛行的诗文集,尤为偏重本国文化认可的文学典范,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国的诗学动态进行品评。李宜显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列朝诗集小传》的购入使得钱谦益的诗学思想在朝鲜得以广泛传播,进而影响了一大批朝鲜诗家,明末清初颇具影响力的诗人王士稹的诗集由他最早购入朝鲜,在清诗东传的过程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李宜显不仅是中朝两国诗学互通兼融中的文化使者,更是一位独具慧眼的诗评家与诗人。他崇奉载道明理的诗学观,同时又吸收了中朝两国前贤诗学思想中的重情论,因此李宜显诗歌理论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矛盾性,这透露出他调和复古论与重情论的努力。需要重视的是,李宜显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呈现出不协调的样貌,其诗论偏向于复古一派,而诗歌实践则倾向于重情一路。严迪昌在论述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情形时指出:“实践往往跟不上理论主张”,而李宜显则是理论跟不上实践,这是其师承交游与当时的文学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之际,以“性灵说”为代表的重情论东传朝鲜后受到早前传入的复古论以及义理诗学观的抵制,其曲折的接受过程更说明这一时期朝鲜诗学中复古论与重情论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也是诗风转变节点上的必然现象。综上而言,本论文以李宜显的诗学思想为考察焦点,探究了其诗学思想的渊源及特征,进而探查了朝鲜转捩时代的诗学风尚,对中朝汉诗体系的联系与各自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312.07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朝鲜后期的文学生态与李宜显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李宜显诗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朝鲜后期哲学思想的动态
        二、华夷思想的影响
        三、文士阶层分化的影响
    第二节 李宜显与朝鲜诗学风尚的嬗变
        一、李宜显对中国书籍东传的贡献
        二、朝鲜后期诗家对中国诗学思想的接受与反思
    第三节 师承与交游对李宜显诗学思想的影响
        一、师承对李宜显诗学的影响
        二、白岳词坛对李宜显诗学的影响
        三、李宜显燕行中的文学活动
第二章 李宜显诗论与明清诗学的渊源
    第一节 明末清初复古论与重情论的争议
    第二节 重情论在朝鲜的流播——以袁宏道诗学为中心
    第三节 白岳词坛诗学观与重情论的关系
第三章 李宜显诗学思想与明清复古论和重情论的关系
    第一节 李宜显“载道明理”的诗学立场
    第二节 李宜显的复古诗论
    第三节 李宜显诗学中的性情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谷小溪;;由《燕行录》看清初朝鲜士人的华夷观——以李宜显《燕行杂识》为中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李圣华;;论韩国诗人对明诗的接受与批评——以韩国诗话为中心[J];中州学刊;2007年04期

3 杨昭全;明清时期中朝文学的交流[J];国外文学;198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蒲笑微;朝鲜王朝朋党政治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2 季南;朝鲜王朝与明清书籍交流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卢荻;明诗在朝鲜的传播[D];延边大学;2010年

2 胡爽;朝鲜诗家对明诗的批评[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8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78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b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