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空间批评理论视阈下的《砖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12:18
   2003年莫妮卡·阿里的处女作《砖巷》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小说的主人公纳兹奈恩出生于孟加拉的一个村落里。18岁的时候,她嫁给了一个年过四十且素未谋面的男人。婚后丈夫把她带到了南亚移民聚居地—伦敦东部。纳兹奈恩的移民生活从那里展开,她的内心世界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从空间批评角度对《砖巷》进行研究。空间批评可表述为空间理论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话语实践,它是由二十世纪后半叶西方经济及政治领域进程中所呈现的“空间转向”所明确出来的。在分析《砖巷》的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基础上,本文揭示了空间背后所存在的社会问题,例如宗教问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女性所受到的压迫与束缚等等。本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对莫妮卡·阿里的生平经历与《砖巷》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砖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为理论基础,简述空间批评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并从地理空间、社会空间与心理空间三方面介绍了亨瑞·列斐伏尔的空间批评理论。第二章首先从地理空间展现孟加拉与英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其次对《砖巷》中地理空间的转换进行了分析。地理空间的转换为纳兹奈恩的自我解放提供了一个物质条件并帮助纳兹奈恩明确了自我身份。第三章首先从社会空间介绍男性与女性的不平等,其次对《砖巷》中社会空间的转换进行了分析。社会空间的转换帮助纳兹纳恩打破了封建文化的牢笼并帮助她摆脱了男权社会的压迫。第四章首先从心理空间研究孟加拉女性的心理活动,其次对《砖巷》中心理空间的转换进行了分析。心理空间的转换指引纳兹奈恩去重建内心世界并重获自我价值。最后一部分是整篇论文的结论。概括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并讨论《砖巷》中的各层空间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增强艺术感染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561.0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onica Ali and Brick Lane
    0.2 Literature Review
    0.3 Thesis Statement
Chapter On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1.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patial Criticism
    1.2 Lefebver's Triad Space Theory
        1.2.1 Geographic Space
        1.2.2 Social Space
        1.2.3 Psychological Space
Chapter Two Geographic Space in Brick Lane
    2.1 The Geographic Landscape
        2.1.1 Bangladeshi Landscape: Closed and Backward Space
        2.1.2 Living Environment: Depressive Space
    2.2 The Shifting of the Geographic Space
        2.2.1 From Bangladesh to Britain: Providing a Material Condition
        2.2.2 From Virtual Space to Reality: Recognizing Self-Identity
Chapter Three Social Space in Brick Lane
    3.1 Gender Inequality Space
        3.1.1 Gender Inequality in Marriage
        3.1.2 Gender Inequality in Family
    3.2 The Shifting of the Social Space
        3.2.1 From Mrs.Islam to Razia: Breaking the Feudal Culture
        3.2.2 From Chanu to Karim: Revolting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Chapter Four Psychological Space in Brick Lane
    4.1 Space of Silence
        4.1.1 Nazneen's Birth and Marriage
        4.1.2 The Destiny of Nazneen's Mother
    4.2 The Shift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Space
        4.2.1 From Unconsciousness to Consciousness: Rebuilding the Inner World··
        4.2.2 From Dependence to Independence: Regaining Self-Valu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Acknowledgement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子;;文学的地理空间及其建构方式[J];社会科学动态;2019年01期

2 张园园;;让“心理地图”从平面走向立体——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2015年06期

3 李培收;周妍华;;选准两个载体 做实课题研究——《学生地理空间感的建立与应用》课题载体的选择与研究[J];中国教师;2007年09期

4 林炳伟;;揉历史要素于地理空间概念的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年04期

5 刘奇;;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与乡[J];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18期

6 吕朝辉;;国家政治地理空间视域下的中国陆地边疆战略定位[J];晋阳学刊;2016年06期

7 金昱;王飞龙;;数字化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与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年05期

8 梁涛;周小龙;陈珂;;地理空间在这里延伸——平台带动服务经济发展纪实[J];中国测绘;2016年04期

9 朱秀群;王娜;罗章海;;基于地理空间技术的水利要素数据库建设与维护的方法[J];数字通信世界;2017年08期

10 刘纪平;张福浩;徐胜华;;政务地理空间大数据研究进展综述[J];测绘学报;201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晶;地理空间建模知识服务模型与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肖佳;基于知识的地理空间语义融合与相似度测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3 Pouran Behnia;伊朗中部Saghand-Chadormalu地区矿床勘查的地理空间数据建模[D];武汉大学;2004年

4 刘峰;基于网格服务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5 周新忠;面向水利地理空间元数据研制与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6 王晓蕾;地理空间传感网语义建模与推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7 黄妍;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郭黎;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9 韩金荣;基于中学生地理空间素养培育的GE运用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战仁;地理空间视角下我国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时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娇;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年

2 兰柳;空间批评理论视阈下的《砖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3 廖丹浩;数字永定地理空间框架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4 尚楠;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5 黄夏颖;少数民族学生地理空间认知特征的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熊怡清;地图在初中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7 刘蔡斌;基于AutoCAD的矢量数据改造与地理空间框架构建[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8 胡婷;基于Google Earth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9 徐田振;基于形态学的珠江流域鱼类空间适应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10 肖启东;高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4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84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