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诗、批评与教化——浪漫主义诠释学的原初建构
【文章目录】:
(一)以语文学切入诠释学
(二)文本:“断片”与“综合”
(三)阅读与批评作为诠释的艺术
(四)理解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艳;;施莱格尔的“新神话”诗学及其“诗性共和国”理想[J];中外文论;2016年02期
2 张继云;;“诗”与共和主义——对施莱格尔形而上学思想的一种诠释[J];现代哲学;2014年04期
3 李伯杰;弗·施莱格尔的“浪漫反讽”说初探[J];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01期
4 刘渊;;论弗·施莱格尔的小说理论与创作实践[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1期
5 李伟民;施莱格尔兄弟对莎士比亚的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2期
6 张帆;;论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女性构想——重读经典《路清德》[J];理论界;2006年11期
7 李伟民;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与浪漫主义莎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冯少虹;;“古希腊”与“新神话”——施莱格尔的诗论及文明反思意义[J];粤海风;2019年02期
9 胡继华;;爱欲升华的叙事 略论F.施莱格尔的《卢琴德》[J];上海文化;2014年11期
10 保罗·德·曼;罗良清;;反讽的概念[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3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渊;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研究:以弗·施莱格尔为代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晓莉;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小说《路清德》中的女性构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张津津;从弗·施莱格尔的文艺理论看德国浪漫派精神[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志斌;弗·施莱格尔诗学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王赛丽;浪漫主义反讽及其现代审美意义[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吴娟;从抒情自我到批判现实[D];浙江大学;2011年
6 郭晓霞;重现伊甸的丰荣[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92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9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