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日本式的东方学话语—近代日本汉学与中国游记

发布时间:2020-12-09 04:59
  本文以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及形象学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日本人接受汉学的情况以及汉学造诣很深的日本近代作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在日本还是小国家群体的时代、也就是还未成立古代统一国家之前,就与当时中国的各个王朝进行交流,输入他们的文化,并要求中国承认自己政权的正绕性。其结果是:在日本古代知识阶层中间产生了对中华文化、汉学、华人、汉民族王朝的尊敬,甚至是崇拜这一现象。这与后来的贵族政权和武士政权时期基本上是一样的。特别是江户时期日本汉学迎来了鼎盛期,作为文艺体裁的“汉诗”也占据了极高的地位。另外,因为海禁政策,当时日本人不能亲眼目睹现实的中国,他们只是通过书本的知识而形成的中国印象,是非常理想化的。这甚至影响到明治以后日本知识分子对中国的认识。不过,由于江户末期被派遣到上海的“千岁丸”带回了一些有关现实中国的信息,这时中国的现实才被—部分知识分子所了解。日本进入明治时代以后,由于“开化政策”和在课堂上采用了西学,汉学的地位在学术上急剧下降。但是,在高等教育方面,由于用西方的方法来重新研究汉学,这样一来,带来了汉学的复兴。随着1890年颁布的“教育敕语”,确立了汉学在近代日本思想上的存在价值。...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要旨
英文要旨
目次
序論 問題意識と方法論及び先行研究
    —、問題意識の所在とその意義
    二、本研究の方法論及び對象テクスト
    三、本研究の問題意識と関關わる先行研究について
本論 第—部 日本人の漢学受容と近代
    第—章 日本人の漢学受容の变遷
        第—節 江戶時代末期までの日本漢学
        第二節 漢学の存在意義の更新—教育勅語と皇国思想—
        第三節 日本東洋史学の成立と近代日本
    第二章 中国古典研究者と近代中国
        第—節 服部宇之吉論
        第二節 吉川幸次郎論—日本の学問風土の—断面—
    第三章 小結 戰後日本の中国古典研究の陰翳
        第—節 戰後漢文教育の復活
        第二節 日本の古典研究アカデミズ厶の体質
本論 第二部 近代日本人の中国像—その漢学との関わり—
    第四章 日本人の中国認識の転換
        第—節 幕府船千歲丸の幕末上海行
        第二節 福沢諭吉の中国觀
    第五章 近代作家のテクストに現れた現実中国
        第—節 日本の近代作家と近代中国—第五章の序として—
        第二節 夏目漱石と近代中国国「満韓ところどころ」を中心として—
        第三節 芥川龍之介と近代中國—「支那游記」を中心として—
        第四節 佐藤春夫と近代中國—オリエンタリストと愛國者の狭間で—
結論
参考文献
あとがき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泊功)



本文编号:2906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906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