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欧洲巴洛克文学张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10:28
十七世纪欧洲巴洛克文学是介于欧洲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之间的一个重要文学思潮。有关巴罗克文学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研究的范围与视角渐呈开放、多元的局面,但是还较少有人从“文学张力”的角度专门、系统地探讨巴洛克文学。本课题以“文学张力”为切入点,运用文学张力理论,辅之以叙事学、文艺心理学、接受美学等理论方法,深入揭示巴洛克文学的张力建构与张力美。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简要地评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视角、内容、方法与价值,并对本文研究的对象和使用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考察了十七世纪欧洲巴洛克文学张力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巴洛克文学张力特质是在一个“动荡、怀疑、探索”的时代生成的,它以独有的文化精神品格承载时代的复杂脉动与普遍心态。第二章着重探讨巴洛克文学的张力构建,是从思想意识上的冲突与融合及文学形式上的“张力场”两个主要层面展开的。在思想意识上,巴洛克文学展示了它以贵族思想意识为主旋律的“多声部性”。文学形式上的“张力场”则建基于1.叙事原则、叙事结构与叙述张力;2.雕琢语言、广场语言与话语张力;3.典雅形象、怪诞形象与角色张力。第三章...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巴洛克文学研究现状述评
一、巴洛克概念及其运用研究
二、巴洛克文学思潮与风格的评价
三、巴洛克文学文本研究
四、巴洛克文学影响研究
五、巴洛克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视角、内容、方法及价值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巴洛克文学张力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一节 "动荡、怀疑与探索"的时代
一、混乱纠结的时代心态
二、矛盾对立的宗教情感
三、自然科学发展下新型的宇宙观念
第二节 各种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一、哲学美学思想观念的多元共生
1.激发探索人类自身及宏大宇宙的渴望
2.催生辩证把握内在心理矛盾的思维方式
二、文学艺术观念的对立并存
1.对文艺复兴艺术观念的反动
2.对感性主义情感性的张扬
3.对巴洛克艺术的借鉴和吸收
三、文学创作传统自身对巴洛克文学兴起的影响
1.文学史上同类题材的借鉴与承传
2."生活意识"、"审美心理结构"与巴洛克文学产生
第二章 巴洛克文学的张力构建
第一节 思想意识上的冲突与融合
一、贵族思想意识与巴洛克时尚品位
1.典雅爱情与贵族道德
2."牧歌情结"与田园理想
3.宫廷叙事与时代景观
4. 宗教意识与世俗情感
二、巴洛克文学的民间集体意识与狂欢化精神
1.行动范围上:从宫廷到世界
2.形象表现上:从风雅人物到怪诞形象
3.精神实质上:从贵族情趣到民间狂欢
第二节 文学形式上的"张力场"
一、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与叙述张力
二、雕琢语言、广场语言与话语张力
三、典雅形象、怪诞形象与角色张力
第三章 巴洛克文学的张力美
第一节 兼收并蓄 杂多于一
一、题材内容上的多样化统一
二、文体上的主干突出与兼备众体
三、语言表达上的繁复性与"意味感"
第二节 真幻相间 奇常交汇
一、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的摹写
二、世俗气息与浪漫色彩的交融
三、虚实相济与动态美感的生成
第三节 雅俗轮转 庄谐共济
一、典雅风尚与俚俗趣味
二、严肃思想与游戏精神
第四章 巴洛克文学的多元文化价值及其影响场域
第一节 巴洛克文学作为一种思潮概念的特征与意义
一、良莠杂陈、思想内涵丰富复杂
二、具有浓郁的主观抒情性
三、注重艺术表现的"陌生化"与"意味感"
四、庄重典雅与谐谑俚俗的双重好尚
第二节 巴洛克文学的多元文化价值
一、再现十七世纪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现实
二、体现多元化的审美文化追求
第三节 巴洛克文学的影响场域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余华小说欲望叙事中的文化意蕴[J]. 卢凤荣,李晓.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
[2]一颗“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文学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探微[J]. 金琼. 外国文学研究. 2008(06)
[3]试论勃朗特三姐妹小说的叙事视角及其“情感结构”[J]. 金琼. 名作欣赏. 2008(20)
[4]论16世纪罗马教会宗教改革与巴洛克文学之关系[J]. 王敬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5]文学张力论纲[J]. 孙书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6]论“陌生化”与“自动化”间的张力美[J]. 丁莉,孔帅.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7]两种美学乌托邦: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论尼采美学与巴赫金美学的对话关系[J]. 黄世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8]关于巴洛克概念的解读[J]. 李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9]情感的力量——鲁本斯与巴洛克艺术[J]. 李晖. 美术大观. 2007(07)
[10]文学张力说:历时回顾[J]. 朱斌.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硕士论文
[1]安德鲁·马维尔诗歌中的巴洛克张力研究[D]. 薛爱兰.西南大学 2007
[2]约翰·多恩诗歌中爱的思辩[D]. 黄素芬.福建师范大学 2007
[3]作为独特美感形态的“张力美感”[D]. 姜超.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33555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巴洛克文学研究现状述评
一、巴洛克概念及其运用研究
二、巴洛克文学思潮与风格的评价
三、巴洛克文学文本研究
四、巴洛克文学影响研究
五、巴洛克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视角、内容、方法及价值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巴洛克文学张力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一节 "动荡、怀疑与探索"的时代
一、混乱纠结的时代心态
二、矛盾对立的宗教情感
三、自然科学发展下新型的宇宙观念
第二节 各种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一、哲学美学思想观念的多元共生
1.激发探索人类自身及宏大宇宙的渴望
2.催生辩证把握内在心理矛盾的思维方式
二、文学艺术观念的对立并存
1.对文艺复兴艺术观念的反动
2.对感性主义情感性的张扬
3.对巴洛克艺术的借鉴和吸收
三、文学创作传统自身对巴洛克文学兴起的影响
1.文学史上同类题材的借鉴与承传
2."生活意识"、"审美心理结构"与巴洛克文学产生
第二章 巴洛克文学的张力构建
第一节 思想意识上的冲突与融合
一、贵族思想意识与巴洛克时尚品位
1.典雅爱情与贵族道德
2."牧歌情结"与田园理想
3.宫廷叙事与时代景观
4. 宗教意识与世俗情感
二、巴洛克文学的民间集体意识与狂欢化精神
1.行动范围上:从宫廷到世界
2.形象表现上:从风雅人物到怪诞形象
3.精神实质上:从贵族情趣到民间狂欢
第二节 文学形式上的"张力场"
一、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与叙述张力
二、雕琢语言、广场语言与话语张力
三、典雅形象、怪诞形象与角色张力
第三章 巴洛克文学的张力美
第一节 兼收并蓄 杂多于一
一、题材内容上的多样化统一
二、文体上的主干突出与兼备众体
三、语言表达上的繁复性与"意味感"
第二节 真幻相间 奇常交汇
一、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的摹写
二、世俗气息与浪漫色彩的交融
三、虚实相济与动态美感的生成
第三节 雅俗轮转 庄谐共济
一、典雅风尚与俚俗趣味
二、严肃思想与游戏精神
第四章 巴洛克文学的多元文化价值及其影响场域
第一节 巴洛克文学作为一种思潮概念的特征与意义
一、良莠杂陈、思想内涵丰富复杂
二、具有浓郁的主观抒情性
三、注重艺术表现的"陌生化"与"意味感"
四、庄重典雅与谐谑俚俗的双重好尚
第二节 巴洛克文学的多元文化价值
一、再现十七世纪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现实
二、体现多元化的审美文化追求
第三节 巴洛克文学的影响场域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余华小说欲望叙事中的文化意蕴[J]. 卢凤荣,李晓.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
[2]一颗“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文学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探微[J]. 金琼. 外国文学研究. 2008(06)
[3]试论勃朗特三姐妹小说的叙事视角及其“情感结构”[J]. 金琼. 名作欣赏. 2008(20)
[4]论16世纪罗马教会宗教改革与巴洛克文学之关系[J]. 王敬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5]文学张力论纲[J]. 孙书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6]论“陌生化”与“自动化”间的张力美[J]. 丁莉,孔帅.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7]两种美学乌托邦: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论尼采美学与巴赫金美学的对话关系[J]. 黄世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8]关于巴洛克概念的解读[J]. 李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9]情感的力量——鲁本斯与巴洛克艺术[J]. 李晖. 美术大观. 2007(07)
[10]文学张力说:历时回顾[J]. 朱斌.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硕士论文
[1]安德鲁·马维尔诗歌中的巴洛克张力研究[D]. 薛爱兰.西南大学 2007
[2]约翰·多恩诗歌中爱的思辩[D]. 黄素芬.福建师范大学 2007
[3]作为独特美感形态的“张力美感”[D]. 姜超.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33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93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