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安吉拉·卡特《焚舟纪》中的镜子隐喻
发布时间:2021-01-03 10:41
《焚舟纪》是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合辑。本文利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焚舟纪》中反复出现的镜子隐喻进行分析解读,透过镜子的功能和作用,挖掘镜子在卡特的短篇小说中更深层次的意义。本文在绪论部分对安吉拉·卡特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梳理,说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角度和创新点。在第一章中,笔者将以《肉体与镜》和《一份日本的纪念》为例,分析文中镜子对主人公生活的映照和操演。镜中的人物如同有生命有意识一般操控主人公的生活,主人公通过观看镜中人物的一系列行为,将自己从生活中抽离出来,增加距离感,得以以客观的他者审视自己的生活。镜子的一系列操演实际上是卡特透过他者对自己生活中出现的困境的反抗,为爱情和生活寻找出路。第二章笔者从镜子的反射人像作用来看,结合拉康的镜像理论,以《老虎新娘》和《狼女艾丽斯》为例,分析文中镜子对主体建构产生的结果和重要作用。第三章笔者将分析镜子反映出来的两性关系,以《染血之室》和《倒影》为例,透过文中镜子折射出来男性在视觉上对女性的压迫,用男女身份置换的新奇方式使读者对男女两性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知,在反对父权制的同时,也否定激进女性主义的性别暴力,打破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作者简介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重点和难点
四 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镜子前的表演——《肉体与镜》与《一份日本的纪念》
第一节 镜子舞台:自我表演与自我旁观
一、表演背景
二、镜子中的戏剧
第二节 镜子映射:日本他者的表演
一、爱情表演
二、镜子映出日本人的表演
第三节 对镜表演后的反思
一、镜子映出生活本质
二、镜子背后的社会话语
第二章 镜子与主体的建构——《老虎新娘》与《狼女艾丽斯》
第一节 镜子他者:老虎新娘的主体性建构
一、无主体状态
二、镜像反思,摆脱束缚
第二节 镜中之像与主体建构
一、混沌的动物状态
二、镜中玩伴的警示
第三节 镜像他者:自我之像与他者之像
一、社会他者建构的主体
二、自我他者建构的主体
第三章 镜子与两性关系
第一节 镜子映现出的视觉等级:《染血之室》
一、视觉造成的身心伤害
二、反视觉中心主义
第二节 镜中世界的反转:《倒影》
一、镜子两端世界颠倒
二、反激进女性主义
第四章 镜子模糊真实与虚幻——《艾德加·爱伦·坡的私室》与《秋河利斧杀人案》
第一节 环境中真假的模糊
一、戏剧人生
二、扭曲的生活
第二节 个体感觉的模糊
一、遇酒则疯
二、梦游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进女性主义与西方女性体育实践[J]. 丁庆秋. 体育科研. 2017(05)
[2]反叛与激进——西方激进主义女权主义述评[J]. 余永跃,秦丽萍. 社会科学文摘. 2017(07)
[3]今天我们为何还需要小说[J]. 任晓雯. 花城. 2017(01)
[4]“凝视”的逆反:安吉拉·卡特小说的“还眼”政治[J]. 杨春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5]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J]. 李慧.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9)
[6]模仿论·镜子说·人物论——英国文学传统中的非英雄主题[J]. 罗益民,倪小山.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05)
[7]湘·杜瓦——异族舞女的主体性建构[J]. 吕晓菲. 当代外语研究. 2014(09)
[8]《红楼梦》中镜子意象与文学功能研究综述[J]. 杨姗姗. 红楼梦学刊. 2014(02)
[9]或为肉食,或为猛兽——浅析《主人》与《老虎的新娘》中女性完整人性的丧失[J]. 林懿. 名作欣赏. 2013(30)
[10]对雅克·拉康“镜像理论”的批判性解读[J]. 周文莲. 学术论坛. 2013(07)
博士论文
[1]安吉拉·卡特小说的空间与主体性研究[D]. 姜晓渤.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2]《明智的孩子》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诗学”[D]. 庞燕宁.南开大学 2014
[3]论安吉拉·卡特的小说对现实和主体性的颠覆[D]. 曾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4]童话的青春灵药[D]. 阙蕊鑫.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安吉拉·卡特《明智的孩子》主题多重性分析[D]. 万心彤.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2]《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中二元世界的弥合[D]. 齐珣.天津师范大学 2017
[3]安吉拉·卡特作品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 陶园.天津理工大学 2017
[4]安吉拉·卡特《焚舟纪》中的城市意象研究[D]. 尹文君.上海师范大学 2015
[5]安吉拉·卡特小说的女性书写[D]. 孙梅葆.江南大学 2014
[6]镜中的美女与野兽:对安吉拉·卡特《新夏娃的激情》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解读[D]. 杜琳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4
[7]描绘魔幻与现实—安吉拉·卡特《霍夫曼博士的地狱欲望机器》之跨学科研究[D]. 秦超.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8]论安吉拉·卡特长篇小说的奇幻叙事[D]. 黄宝霞.暨南大学 2013
[9]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安吉拉·卡特小说解读[D]. 胥文玲.南华大学 2013
[10]安吉拉·卡特《染血之室》对《简·爱》的人物戏仿[D]. 金姝阳.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54839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作者简介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重点和难点
四 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镜子前的表演——《肉体与镜》与《一份日本的纪念》
第一节 镜子舞台:自我表演与自我旁观
一、表演背景
二、镜子中的戏剧
第二节 镜子映射:日本他者的表演
一、爱情表演
二、镜子映出日本人的表演
第三节 对镜表演后的反思
一、镜子映出生活本质
二、镜子背后的社会话语
第二章 镜子与主体的建构——《老虎新娘》与《狼女艾丽斯》
第一节 镜子他者:老虎新娘的主体性建构
一、无主体状态
二、镜像反思,摆脱束缚
第二节 镜中之像与主体建构
一、混沌的动物状态
二、镜中玩伴的警示
第三节 镜像他者:自我之像与他者之像
一、社会他者建构的主体
二、自我他者建构的主体
第三章 镜子与两性关系
第一节 镜子映现出的视觉等级:《染血之室》
一、视觉造成的身心伤害
二、反视觉中心主义
第二节 镜中世界的反转:《倒影》
一、镜子两端世界颠倒
二、反激进女性主义
第四章 镜子模糊真实与虚幻——《艾德加·爱伦·坡的私室》与《秋河利斧杀人案》
第一节 环境中真假的模糊
一、戏剧人生
二、扭曲的生活
第二节 个体感觉的模糊
一、遇酒则疯
二、梦游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进女性主义与西方女性体育实践[J]. 丁庆秋. 体育科研. 2017(05)
[2]反叛与激进——西方激进主义女权主义述评[J]. 余永跃,秦丽萍. 社会科学文摘. 2017(07)
[3]今天我们为何还需要小说[J]. 任晓雯. 花城. 2017(01)
[4]“凝视”的逆反:安吉拉·卡特小说的“还眼”政治[J]. 杨春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5]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J]. 李慧.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9)
[6]模仿论·镜子说·人物论——英国文学传统中的非英雄主题[J]. 罗益民,倪小山.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05)
[7]湘·杜瓦——异族舞女的主体性建构[J]. 吕晓菲. 当代外语研究. 2014(09)
[8]《红楼梦》中镜子意象与文学功能研究综述[J]. 杨姗姗. 红楼梦学刊. 2014(02)
[9]或为肉食,或为猛兽——浅析《主人》与《老虎的新娘》中女性完整人性的丧失[J]. 林懿. 名作欣赏. 2013(30)
[10]对雅克·拉康“镜像理论”的批判性解读[J]. 周文莲. 学术论坛. 2013(07)
博士论文
[1]安吉拉·卡特小说的空间与主体性研究[D]. 姜晓渤.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2]《明智的孩子》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诗学”[D]. 庞燕宁.南开大学 2014
[3]论安吉拉·卡特的小说对现实和主体性的颠覆[D]. 曾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4]童话的青春灵药[D]. 阙蕊鑫.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安吉拉·卡特《明智的孩子》主题多重性分析[D]. 万心彤.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2]《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中二元世界的弥合[D]. 齐珣.天津师范大学 2017
[3]安吉拉·卡特作品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 陶园.天津理工大学 2017
[4]安吉拉·卡特《焚舟纪》中的城市意象研究[D]. 尹文君.上海师范大学 2015
[5]安吉拉·卡特小说的女性书写[D]. 孙梅葆.江南大学 2014
[6]镜中的美女与野兽:对安吉拉·卡特《新夏娃的激情》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解读[D]. 杜琳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4
[7]描绘魔幻与现实—安吉拉·卡特《霍夫曼博士的地狱欲望机器》之跨学科研究[D]. 秦超.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8]论安吉拉·卡特长篇小说的奇幻叙事[D]. 黄宝霞.暨南大学 2013
[9]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安吉拉·卡特小说解读[D]. 胥文玲.南华大学 2013
[10]安吉拉·卡特《染血之室》对《简·爱》的人物戏仿[D]. 金姝阳.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54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95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