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高行健实验戏剧理论和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9 19:50
  20世纪80-90年代日渐宽松的时代氛围与活跃的文化思想环境为戏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再加之80年代戏剧危机的爆发和西方现代戏剧潮流的涌入更刺激了许多具有探索精神的戏剧家求新求变。高行健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实验戏剧家,不仅创作了许多在形式和内容上皆有反传统意味的、具有强烈探索性的实验话剧,而且在戏剧理论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独特的戏剧活动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文以高行健的实验戏剧理论和戏剧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他为实验戏剧开拓的新的戏剧思维和其剧作中很高的艺术价值。高行健作为一位理论型的戏剧家,他对戏剧理论的探索为其建立实验戏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首先,突出剧场性的观演一体,认为戏剧作为剧场艺术具有即时性,观演者身处此地、身在此时地形成共同交流才能完成演出。其次,强调戏剧的假定性要把假定的环境当做真的来做戏,并要尽量将假扮的过程透露给观众,也由此作者在创作中进行自由的时空转换、选取灵活的舞台美术等。最后,综合性的提出则是要借助戏剧的动作、过程、对比、变化、发现、惊奇这六大戏剧创作手法,打造完全戏剧。基于作者系统的理论,他的实验戏剧作品也因此具有别样的艺术魅...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行健独特的戏剧活动
    第一节 开展实验戏剧活动的时代文化背景
    第二节 高行健戏剧活动的两个阶段
第二章 系统化的戏剧理论建构
    第一节 观演一体的剧场性
    第二节 自由灵活的假定性
    第三节 完全戏剧的综合性
第三章 开放性的剧作艺术探索
    第一节 交响乐式的复调戏剧
    第二节 外化内心的心理戏剧
    第三节 东方写意式的现代禅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车站》中的人本关怀与现实理性[J]. 郭兴.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5)
[2]例谈高行健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借鉴[J]. 薛莉莎.  文学教育(下). 2014(04)
[3]高行健戏剧创作与复调理论[J]. 李文红.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19)
[4]从《彼岸》看高行健创作的荒诞性[J]. 张莉.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19)
[5]关于高行健的三重性论[J]. 彭琼香.  神州民俗(学术版). 2013(02)
[6]《绝对信号》:多重对话空间的构建[J]. 邵慧芳.  名作欣赏. 2013(09)
[7]高行健与中国传统戏曲[J]. 康建兵.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8]论先锋艺术及其特征[J]. 张小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9]新时期“戏剧观”论争的反思与批判[J]. 胡星亮.  学术月刊. 2009(02)
[10]高行健与中国戏剧[J]. 陆炜.  扬子江评论. 2007(06)

博士论文
[1]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先锋戏剧[D]. 张小平.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1980年代高行健探索戏剧的接受研究[D]. 陆展.扬州大学 2014
[2]高行健戏剧研究[D]. 闫景敏.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3]高行健对戏剧现代性的追求[D]. 王鑫.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从危机到彼岸:一个尚待实现的梦想[D]. 冷耀军.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87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987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f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