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和“卢至长者”——佛经中的吝啬鬼典型及其故事的跨文化流变
发布时间:2021-02-12 01:19
本文以佛经中的"伊利沙"与"卢至长者"一组故事为例,探析该吝啬鬼形象的书写方式及其故事的文本和图像的跨文化流变,为世界文学中的吝啬鬼典型形象的比较,提供另一种文化语境中的例证。
【文章来源】:国外文学.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巴利文《本生经》中的《伊黎萨本生》
二、汉译佛经中的《卢至长者因缘经》与吝啬鬼形象
1.《旧杂譬喻经》中的伊利沙
2.《卢至长者因缘经》
3.汉译佛经中的其他吝啬鬼形象
三、印度民间故事集中的同类故事
四、卢至长者故事在中国的流传
1.佛教类书中的摘录
2.《卢至长者因缘经》的石刻本
3.明杂剧《一文钱》
五、印度伊利沙/卢至故事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流变
六、缅甸的伊利沙本生故事泥塑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缘”:从印度到中国——一类文体的变迁[J]. 范晶晶. 中国比较文学. 2017(02)
[2]明杂剧《一文钱》的故事原型与演变[J]. 李寒晴.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07)
[3]唐后期卢龙镇的佛教与社会[J]. 尤李.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2014(00)
[4]《聊斋志异》吝啬鬼故事及其佛经文学渊源[J]. 王立,胡瑜.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01)
[5]《笑林》与佛经故事[J]. 孟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6]“情人身上特征”母题与个人隐私权——《聊斋志异·霍生》的佛经故事溯源[J]. 王立,孙忠权.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7]论中外文学中的吝啬鬼形象[J]. 成良臣.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8]明杂剧《一文钱》本事考述[J]. 陆林.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8(01)
[9]帝释天和因陀罗[J]. 郭良鋆. 南亚研究. 1991(01)
本文编号:3030019
【文章来源】:国外文学.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巴利文《本生经》中的《伊黎萨本生》
二、汉译佛经中的《卢至长者因缘经》与吝啬鬼形象
1.《旧杂譬喻经》中的伊利沙
2.《卢至长者因缘经》
3.汉译佛经中的其他吝啬鬼形象
三、印度民间故事集中的同类故事
四、卢至长者故事在中国的流传
1.佛教类书中的摘录
2.《卢至长者因缘经》的石刻本
3.明杂剧《一文钱》
五、印度伊利沙/卢至故事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流变
六、缅甸的伊利沙本生故事泥塑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缘”:从印度到中国——一类文体的变迁[J]. 范晶晶. 中国比较文学. 2017(02)
[2]明杂剧《一文钱》的故事原型与演变[J]. 李寒晴.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07)
[3]唐后期卢龙镇的佛教与社会[J]. 尤李.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2014(00)
[4]《聊斋志异》吝啬鬼故事及其佛经文学渊源[J]. 王立,胡瑜.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01)
[5]《笑林》与佛经故事[J]. 孟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6]“情人身上特征”母题与个人隐私权——《聊斋志异·霍生》的佛经故事溯源[J]. 王立,孙忠权.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7]论中外文学中的吝啬鬼形象[J]. 成良臣.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8]明杂剧《一文钱》本事考述[J]. 陆林.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8(01)
[9]帝释天和因陀罗[J]. 郭良鋆. 南亚研究. 1991(01)
本文编号:3030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03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