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阐释视野下的张翎小说创作——以长篇小说《阵痛》与中篇小说《胭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1 18:09
"互文性"作为一个文学批评术语,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涉及两个文本之间的引述关系。通过考察互文阐释视野下的张翎小说创作,对张翎不同小说文本做互文性解读和研究,会发现中国故事与外国故事的"缀连"方式、原乡书写、意象与意境、语言风格、叙事母题、对相近和相似情节的改写等,都是张翎小说互文性的重要特征。藉由对《阵痛》与《胭脂》的互文性阐释,可以考察张翎小说叙事探索的新变和同题异构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批评. 2019,(04)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互文阐释视野下的张翎小说
二、互文阐释视阈中的《阵痛》与《胭脂》
三、叙事探索的新变与同题异构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严歌苓论》:严歌苓的成功绝非偶然,背后秘密何在——揭秘严歌苓“芳华”写作之十问十答[J]. 刘艳. 写作. 2018(04)
[2]个人阅读史、文本考辨与小说技艺的创化生成——以莫言为例证[J]. 郭洪雷. 文学评论. 2018(01)
[3]站在不远处看待危险的自身——张翎的新长篇《流年物语》分析[J]. 卓今. 文学评论. 2017(06)
[4]论加拿大华人新移民女性小说中的互文现象[J]. 李娜,廉睿.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5]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贾平凹新世纪小说话语构型的语义学分析[J]. 郭洪雷. 文学评论. 2015(01)
[6]论张翎新移民小说叙事的意象营构[J]. 高侠.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04)
[7]苏童:重构“南方”的意义[J]. 张学昕. 文学评论. 2014(03)
[8]新移民文学的崭新突破——评华人作家张翎"跨越边界"的小说创作[J]. 饶芃子,蒲若茜.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4(04)
[9]历史,性别与海派美学——评张翎的《邮购新娘》[J]. 赵稀方.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4(01)
本文编号:3113763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批评. 2019,(04)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互文阐释视野下的张翎小说
二、互文阐释视阈中的《阵痛》与《胭脂》
三、叙事探索的新变与同题异构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严歌苓论》:严歌苓的成功绝非偶然,背后秘密何在——揭秘严歌苓“芳华”写作之十问十答[J]. 刘艳. 写作. 2018(04)
[2]个人阅读史、文本考辨与小说技艺的创化生成——以莫言为例证[J]. 郭洪雷. 文学评论. 2018(01)
[3]站在不远处看待危险的自身——张翎的新长篇《流年物语》分析[J]. 卓今. 文学评论. 2017(06)
[4]论加拿大华人新移民女性小说中的互文现象[J]. 李娜,廉睿.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5]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贾平凹新世纪小说话语构型的语义学分析[J]. 郭洪雷. 文学评论. 2015(01)
[6]论张翎新移民小说叙事的意象营构[J]. 高侠.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04)
[7]苏童:重构“南方”的意义[J]. 张学昕. 文学评论. 2014(03)
[8]新移民文学的崭新突破——评华人作家张翎"跨越边界"的小说创作[J]. 饶芃子,蒲若茜.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4(04)
[9]历史,性别与海派美学——评张翎的《邮购新娘》[J]. 赵稀方.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4(01)
本文编号:3113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11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