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阿米塔夫·高希“朱鹭号三部曲”中的印度历史书写

发布时间:2021-04-04 06:56
  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1956-)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印度英语小说家之一。丰富的历史知识为高希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并逐步构建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尤见于“朱鹭三部曲”之中。“朱鹭号三部曲”包含了三部小说:《罂粟海》(2008),《烟河》(2011)与《战火洪流》(2015)。这一小说系列将故事的焦点集中于19世纪30至40年代印度与中国之间的鸦片贸易,以及鸦片战争的爆发。通过各色各异的印度、英国以及中国角色的故事经历,小说刻画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反映出高希所认为“印度之为印度”的历史根源西方殖民与印度反应的双重影响。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主体部分共有四章。第一章以文本中西方殖民统治行径为着眼点,分析高希对强加在印度大陆上的西方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话语修辞的批判。第二章分析小说中印度对西方殖民统治的三种反应(西方情结、民族至上、本土世界主义),以凸显高希对印度乃至全球构成一个共同体的期冀。第三章着重分析高希耦合历史与当下的书写策略史实基础上的文学虚构,优先于事件细节的事件本质,加之还原陌生文化的人性共鸣,三者共同强化了“朱鹭号三部曲”的现实关怀。第四章从印度英语小说的...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高希其人其作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现代印度的背景:帝国主义的统治
    第一节 迪提的悲剧:鸦片贸易的“隐喻”结构
    第二节 “公正”与“健康”:转移视线的现代化制度
    第三节 “上帝”与“自由贸易”:殖民合法化的修辞
第二章 现代印度的走向:三种本土反思
    第一节 尼尔的流亡:忽视本土的“西方情结”
    第二节 巴拉姆的自杀:民族主义的恶化
    第三节 “朱鹭号”的融合:共同体认同及其问题
第三章 耦合过去与当下的书写手法
    第一节 文学虚构服务于历史事实
    第二节 事件细节从属于事件本质
    第三节 陌生文化还原为共通人性
第四章 “学贯印西”的书写意义
    第一节 印度英语小说:历史书写的“两条河流”
    第二节 “朱鹭号三部曲”之创作:“河流交汇之处”
结语:回顾历史,反思现在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度圣牛观解析——基于宗教、历史、理性选择与文化唯物主义[J]. 王晴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2]游走于档案与想象之间——阿米塔夫·高希访谈录[J]. 金万锋,阿米塔夫·高希,马哈茂德·库里亚.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03)
[3]鸦片战争里的印度身影——评阿米塔夫·高什新作《战火洪流》[J]. 李道全.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5(05)
[4]启蒙理性及现代性: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J]. 刘同舫.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2)
[5]论启蒙及其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命运[J]. 马德普.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2)
[6]斯皮瓦克庶民研究的“臣属者”视角[J]. 陈义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7]后殖民主义视域中的混杂性理论[J]. 胡洁娜.  文艺争鸣. 2013(05)
[8]从西方宏大叙事变迁看当代宏大叙事走向[J]. 王加丰.  世界历史. 2013 (01)
[9]21世纪初西方鸦片战争研究反映的重大问题——从近年所见的三部鸦片战争史研究著作说起[J]. 黄宇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10]中国经验与异域理论——以霍米的后殖民理论为例[J]. 赵静蓉.  江西社会科学. 2012(04)

博士论文
[1]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 黄汉平.暨南大学 2004
[2]普遍主义的贫困[D]. 马德普.天津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拉什迪的“混杂”话语[D]. 汪洋.苏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17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117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e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