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格林作品中的象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8 21:47
亚·格林是苏联作家,他的作品富有幻想,神秘怪诞,充满异域风情。他的作品既受到外国作家艾伦·坡和斯蒂文生等擅长冒险奇遇情节的作家的影响,也借鉴了国内А.勃洛克、М.布尔加科夫、K.巴尔蒙特等象征主义作家的作品经验,因此,格林的作品结合了虚构和象征的因素,构成了其作品的独特之处,而当代文学界对其作品中象征趋势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本论文结合格林本人的创作生活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探究其作品独特性的形成原因,并对他作品中的象征形象、象征情节、象征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格林的作品特点,以及他的作品在本国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对其艺术成就做出总结。论文的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由两个小节组成。第一节主要介绍了格林的生平和创作,第二节梳理了格林创作类型的转变。第二章主要介绍的是格林和他创作的作品中的“格林兰”。格林兰作为格林世界的象征代表,其中的人物、地点、生活就汇聚了一套象征系统,这一章会着重探究格林兰作为一个象征代表是如何在格林的作品中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的。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其中涵盖了格林作品中的象征概览、人物象...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第一章 格林的文学世界
1.1 创作之路
1.2 作品风格概述
1.2.1 革命的启蒙
1.2.2 早期散文—政治宣言
1.2.3 从现实到新浪漫主义
1.2.4 儿童作家
第二章 格林和他的“格林兰”
2.1 “格林兰”—现实到“梦境”
2.2 格林兰的象征理解
第三章 格林笔下的象征及其发展
3.1 象征概览
3.2 人物塑造中的象征
3.2.1 光辉灿烂的人
3.2.2 邪恶魔鬼
3.2.3 “她”
3.3 主题发展中的象征
3.3.1 “船”和“大海”
3.3.2 “道路”与“家”
3.3.3 深渊
3.4 相关手法运用
3.4.1 隐喻
3.4.2 其他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历山大·格林《血色帆影》中颜色的象征意义[J]. 周泽盛. 现代妇女(下旬). 2014(02)
[2]俄罗斯民族的避世主义情结——《红帆》的文化意象[J]. 任苒. 黑河学院学报. 2013(01)
[3]亚历山大·格林:被遗忘的俄罗斯梦幻小说家[J]. 季明举. 俄罗斯文艺. 2013(01)
[4]格林及其艺术个性探幽[J]. 明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04)
[5]格林和他的《红帆》[J]. 章廷桦. 苏联文学. 1981(02)
本文编号:3126335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第一章 格林的文学世界
1.1 创作之路
1.2 作品风格概述
1.2.1 革命的启蒙
1.2.2 早期散文—政治宣言
1.2.3 从现实到新浪漫主义
1.2.4 儿童作家
第二章 格林和他的“格林兰”
2.1 “格林兰”—现实到“梦境”
2.2 格林兰的象征理解
第三章 格林笔下的象征及其发展
3.1 象征概览
3.2 人物塑造中的象征
3.2.1 光辉灿烂的人
3.2.2 邪恶魔鬼
3.2.3 “她”
3.3 主题发展中的象征
3.3.1 “船”和“大海”
3.3.2 “道路”与“家”
3.3.3 深渊
3.4 相关手法运用
3.4.1 隐喻
3.4.2 其他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历山大·格林《血色帆影》中颜色的象征意义[J]. 周泽盛. 现代妇女(下旬). 2014(02)
[2]俄罗斯民族的避世主义情结——《红帆》的文化意象[J]. 任苒. 黑河学院学报. 2013(01)
[3]亚历山大·格林:被遗忘的俄罗斯梦幻小说家[J]. 季明举. 俄罗斯文艺. 2013(01)
[4]格林及其艺术个性探幽[J]. 明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04)
[5]格林和他的《红帆》[J]. 章廷桦. 苏联文学. 1981(02)
本文编号:3126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126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