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笔下的后殖民世界
发布时间:2021-08-11 22:06
一直以来,V.S.奈保尔在西方世界都是一个颇富争议性的作家。而他于2001年的9·11事件后一个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是让人联想到他一贯的对于(存在于亚洲的某些穆斯林国家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广大前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所持的激烈批评态度。奈保尔的创作主要包括小说、政论性游记作品和准自传体散文等共20多部。限于篇幅和论题,本篇论文将主要分析作家的几部有关后殖民时代的特立尼达、印度和黑非洲国家发展现状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代表性作品的分析,试图得出奈保尔对于殖民主义统治及这些前殖民地国家自身问题的看法,同时对于其创作思想及其推崇的“普世文明”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简述了奈保尔的身世背景、创作概况、国内奈保尔研究及译介现状、国外评论界对于奈保尔所持的几种态度;同时对其创作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总结。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米格尔街》和《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两部小说作品。对于前者,文章认为:作者通过讲述殖民与后殖民时代特立尼达多种族社会的生活贫困、价值认同混乱及人们普遍感到的没有前途的沮丧心情,批评了前殖民宗主国的政治统治、经济剥削和文化控制给加勒比地区殖民地国...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 容 提 要
第一章 国内外奈保尔研究及其创作概述
第一节 国内外奈保尔研究现状
第二节 其人其作
第三节 创作思想初探
第二章 记忆中的特立尼达
第一节 出生成长之地
第二节 《米格尔街》中的市井生活
第三节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后殖民乱象
第三章 永远的印度情结
第一节 祖先之地
第二节 步入“黑暗地带”
第三节 反思“受伤的文明”
第四章 “没有前途”的非洲
第一节 《在一个自由的国度》
第二节 《河湾》
第五章 伊斯兰问题·传统与现代性·普世文明
第一节 奈保尔笔下的伊斯兰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性及其他
第三节 “普世文明”问题
结语
参考书目
本文编号:3336973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 容 提 要
第一章 国内外奈保尔研究及其创作概述
第一节 国内外奈保尔研究现状
第二节 其人其作
第三节 创作思想初探
第二章 记忆中的特立尼达
第一节 出生成长之地
第二节 《米格尔街》中的市井生活
第三节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后殖民乱象
第三章 永远的印度情结
第一节 祖先之地
第二节 步入“黑暗地带”
第三节 反思“受伤的文明”
第四章 “没有前途”的非洲
第一节 《在一个自由的国度》
第二节 《河湾》
第五章 伊斯兰问题·传统与现代性·普世文明
第一节 奈保尔笔下的伊斯兰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性及其他
第三节 “普世文明”问题
结语
参考书目
本文编号:3336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33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