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与政治:法国理论在美国的接受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1-08-17 11:22
上世纪中叶,美国的反文化运动、高校的扩张及其专业化历程、新批评带来的文学批评的角色转变,为法国理论在大西洋彼岸的接受以及顺利进入精英大学的课堂奠定了思想、心理和学科基础,并为"文本"与"政治"的联姻提供了历史契机和现实土壤。但是,法国理论在旅行的过程中,与美国的语境及本土批评发生碰撞与融合,经历了从哲学到文学、从另类到中心、从理论到实践、从精英到大众的四个转变。美国人立足于自己的政治需要,创造性地误读和改写德里达、福柯、利奥塔、德勒兹等人的文本及核心概念,运用他者的资源来建构自己的文学理论,定义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感。法国理论在美国的旅行故事,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批判性运用西方思想的新视角。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5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理论输入的历史背景
(一)反文化运动
(二)美国大学的扩张与专业化
(三)文学的功能与地位以及新批评的兴起与没落
二、法国理论美国化的基本特征
(一)从哲学到文学
(二)从另类到中心,从僭越到规范
(三)从抽象晦涩、价值中立的理论研究到立场鲜明的批评实践
(四)从精英心态到大众文化,从无用哲学到实用主义,从拥抱可能到拥抱现实
三、法国理论在美国的接受与重构的具体实例
(一)德里达的解构与其在美国的接受与重构
(二)福柯的系谱研究与美国女性主义批评
(三)利奥塔的“后现代”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
(四)德勒兹的“少数文学”与美国的文学教育
结语:理论的旅行、变异和重构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事件与艺术:利奥塔的语位政治学和后现代的崇高美学[J]. 周慧. 文艺理论研究. 2016(06)
[2]通往崇高的先锋美学——利奥塔的后现代美学观述评[J]. 周慧. 哲学动态. 2009(11)
[3]对“理论热”消退后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J]. 盛宁. 文艺研究. 2002(06)
本文编号:3347670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5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理论输入的历史背景
(一)反文化运动
(二)美国大学的扩张与专业化
(三)文学的功能与地位以及新批评的兴起与没落
二、法国理论美国化的基本特征
(一)从哲学到文学
(二)从另类到中心,从僭越到规范
(三)从抽象晦涩、价值中立的理论研究到立场鲜明的批评实践
(四)从精英心态到大众文化,从无用哲学到实用主义,从拥抱可能到拥抱现实
三、法国理论在美国的接受与重构的具体实例
(一)德里达的解构与其在美国的接受与重构
(二)福柯的系谱研究与美国女性主义批评
(三)利奥塔的“后现代”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
(四)德勒兹的“少数文学”与美国的文学教育
结语:理论的旅行、变异和重构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事件与艺术:利奥塔的语位政治学和后现代的崇高美学[J]. 周慧. 文艺理论研究. 2016(06)
[2]通往崇高的先锋美学——利奥塔的后现代美学观述评[J]. 周慧. 哲学动态. 2009(11)
[3]对“理论热”消退后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J]. 盛宁. 文艺研究. 2002(06)
本文编号:3347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34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