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论: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方法
发布时间:2021-08-27 19:47
关于想象力问题,大江健三郎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理论上,他接受萨特、巴什拉和布莱克等想象力理论的影响,在评论和文艺随笔中始终如一地以想象力问题为核心,努力打破以私小说为代表的日本传统“虚构论” 的禁锢;实践上,他把想象力理论自觉应用于界名著的文艺批评,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小说创作。大江健三郎把想象力作为文学创造的基本原理,在小说创作论的层面上,提出了语言-文体化、意象-分节化等问题,旨在于文学想象力的活性化;在文学社会功能的层面上,提出政治的想象力——核时代的想象力和民众共同的想象力等问题,旨在于把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应用于日本的批评实践——打破“天皇制”对全体化叙事的束缚。大江健三郎强调,想象力要面向未来经验,改变意象,这对于日本传统文学表现——“天皇制”禁锢下的“中心指向性”和“单一性”,无疑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在全球化或全球一体化的当代语境中,如何开放(解放)主体的想象力,不断改变意象-语言结构,是比较文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日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以“想象”为核心的理论批评
二 想象性真实与意象的分节化:私小说批判
三 政治的想象力:“天皇制”批判
第一章 大江想象力论的源流
一 从意象到想象力
二 改变意象的想象力
三 预言-神话与想象力
第二章 作为创造原理的想象力
一 “活字”的意象
二 想象力与经验
三 想象力与体验
第三章 语言、意象与想象力
一 语言的文体化与活性化
二 想象力与意象的分节化
第四章 政治的想象力
一 想象力与文学介入
二 全体化:核时代的想象力
三 边缘化:民众共同的想象力
余论
一 写什么——想象力的生产(一)
二 怎样写——想象力的生产(二)
参考文献及注释
参考书目
附录一: 文学应该给人光明——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对话录
附录二: 大江健三郎创作年谱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比较美学:“本质主义”崩溃后的路向——岩城见一教授访谈-对谈录[J]. 岩城见一,王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2]川端康成在日本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J]. 玉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3)
[3]威廉·布莱克的灵视世界[J]. 袁宪军. 国外文学. 1998(01)
本文编号:3366983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日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以“想象”为核心的理论批评
二 想象性真实与意象的分节化:私小说批判
三 政治的想象力:“天皇制”批判
第一章 大江想象力论的源流
一 从意象到想象力
二 改变意象的想象力
三 预言-神话与想象力
第二章 作为创造原理的想象力
一 “活字”的意象
二 想象力与经验
三 想象力与体验
第三章 语言、意象与想象力
一 语言的文体化与活性化
二 想象力与意象的分节化
第四章 政治的想象力
一 想象力与文学介入
二 全体化:核时代的想象力
三 边缘化:民众共同的想象力
余论
一 写什么——想象力的生产(一)
二 怎样写——想象力的生产(二)
参考文献及注释
参考书目
附录一: 文学应该给人光明——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对话录
附录二: 大江健三郎创作年谱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比较美学:“本质主义”崩溃后的路向——岩城见一教授访谈-对谈录[J]. 岩城见一,王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2]川端康成在日本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J]. 玉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3)
[3]威廉·布莱克的灵视世界[J]. 袁宪军. 国外文学. 1998(01)
本文编号:3366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36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