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童话的叙述分层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2 17:04
童话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从发端到成形,再从民间口述到文人创作,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经历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洗礼后,欧洲童话内部出现分化,童话文本的结构、情节以及逻辑逐渐复杂,出现了欧洲童话发展史上民间童话向艺术童话的演变。因此,本文以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童话为核心,以叙述分层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切入点,在重访叙述分层理论的同时,将理论系统地应用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童话的经典文本中,体会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童话中叙述分层结构的变化态势。再从叙述分层结构变化角度反观欧洲童话发展史,得出欧洲民间童话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向艺术童话推进并非偶然,而是载体、读者与作者童话文体观变化等因素影响下的必然。叙述分层结构与以上因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欧洲童话文体的演变。本文第一章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童话研究现状及叙述分层理论进行梳理,呈现从叙述分层结构角度研究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童话文体变迁的可行性及创新性。本文第二章,首先阐述以《一千零一夜》为代表的阿拉伯民间文学对欧洲文学的影响,其后,对格林童话、豪夫童话、安徒生童话、蒂克童话分别进行解构分析,得出民间童话中的《格林童话》大多采取一个“隐含作者...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背景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叙述分层理论梳理
1.4 研究思路总述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童话的叙述分层结构
2.1 《一千零一夜》对叙述分层结构形成的影响
2.2 格林童话中叙述分层结构的萌动
2.2.1 魏以新译本:叙述框架的无意变换和叙述层次的有意省略
2.2.2 杨武能译本:因“我”而起的新框架与并行不悖的单一性
2.3 豪夫对叙述分层结构的典型套用
2.3.1 以框架为基础的叙述分层形式
2.3.2 主叙述层次判定的相对性
2.4 叙述者导向下《安徒生童话》中的叙述分层结构分类
2.4.1 叙述者隐身式叙述分层结构
2.4.2 叙述者显身式叙述分层结构
2.4.3 双层叙述者式叙述分层结构
2.5 蒂克童话中叙述分层结构的灵活妙用
2.5.1 《金发的埃克伯特》:叙述分层与神秘主义
2.5.2 《穿靴子的猫》:叙述分层与剧中剧
第三章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童话中的“阿拉贝斯克”式叙述结构
3.1 “阿拉贝斯克”式叙述结构
3.2 叙述跨层:方向的二重性
3.2.1 方向二重性:上层侵入下层
3.2.2 方向二重性:下层侵入上层
3.2.2.1 下层侵入上层的常规形式
3.2.2.2 下层侵入上层的特殊形式——局部性层次升级
3.3 回旋跨层:基于叙述分层基础上的层次复杂化
第四章 叙述分层结构在童话文体中的审美功用和发生学机制
4.1 童话文体中叙述分层结构的审美功用
4.2 童话文本载体与叙述分层结构
4.3 童话文体观改变与叙述分层结构
4.3.1 读者角度的童话文体观改变与叙述分层结构
4.3.2 作者角度的童话文体观改变与叙述分层结构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61607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背景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叙述分层理论梳理
1.4 研究思路总述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童话的叙述分层结构
2.1 《一千零一夜》对叙述分层结构形成的影响
2.2 格林童话中叙述分层结构的萌动
2.2.1 魏以新译本:叙述框架的无意变换和叙述层次的有意省略
2.2.2 杨武能译本:因“我”而起的新框架与并行不悖的单一性
2.3 豪夫对叙述分层结构的典型套用
2.3.1 以框架为基础的叙述分层形式
2.3.2 主叙述层次判定的相对性
2.4 叙述者导向下《安徒生童话》中的叙述分层结构分类
2.4.1 叙述者隐身式叙述分层结构
2.4.2 叙述者显身式叙述分层结构
2.4.3 双层叙述者式叙述分层结构
2.5 蒂克童话中叙述分层结构的灵活妙用
2.5.1 《金发的埃克伯特》:叙述分层与神秘主义
2.5.2 《穿靴子的猫》:叙述分层与剧中剧
第三章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童话中的“阿拉贝斯克”式叙述结构
3.1 “阿拉贝斯克”式叙述结构
3.2 叙述跨层:方向的二重性
3.2.1 方向二重性:上层侵入下层
3.2.2 方向二重性:下层侵入上层
3.2.2.1 下层侵入上层的常规形式
3.2.2.2 下层侵入上层的特殊形式——局部性层次升级
3.3 回旋跨层:基于叙述分层基础上的层次复杂化
第四章 叙述分层结构在童话文体中的审美功用和发生学机制
4.1 童话文体中叙述分层结构的审美功用
4.2 童话文本载体与叙述分层结构
4.3 童话文体观改变与叙述分层结构
4.3.1 读者角度的童话文体观改变与叙述分层结构
4.3.2 作者角度的童话文体观改变与叙述分层结构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61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76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