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俄国文学政治报刊与知识分子
本文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俄国文学政治报刊与知识分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世纪60年代,国内外政局动荡,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开始实行包括农奴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结构经历了大幅调整,文化环境发生重大转变,文学、文艺批评日渐繁荣,印刷业、报刊业开始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知识分子出于政治诉求的愿望,纷纷参与到刊物出版、编辑和撰写评论的行列中。他们以不同派别刊物为阵地,针对19世纪60年代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政策和国家社会政治事件发表自由言论、宣传政治主张,并爆发了大规模的报刊论战。俄国知识分子报刊论战是19世纪60年代重要的文化现象,是知识分子参与国家社会政治问题讨论的重要手段。这一现象的出现受这一时期社会动荡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与知识分子的个人因素有关。报刊论战不仅促进了当时俄国报刊业和社会舆论的发展,还对俄国政府决策和国家发展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极大地推进了俄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研究19世纪60年代报刊论战对于把握当代国家与社会舆论关系、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学政治报刊 俄国知识分子 报刊论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12.06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9
- 摘要9-11
- 绪论11-18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11-13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17-18
- 第一章 19世纪60年代俄国社会发展状况18-28
- 第一节 政治格局、社会结构的变化18-20
- 第二节 文化环境的变化20-22
- 第三节 知识分子和文学、文艺批评22-28
- 第二章 19世纪60年代俄国文学政治报刊28-42
- 第一节 保守派阵营29-33
- 第二节 斯拉夫派阵营33-35
- 第三节 自由派阵营35-37
- 第四节 革命民主派阵营37-42
- 第三章 19世纪60年代以文学政治报刊为平台的知识分子论战42-71
- 第一节 围绕1861年农奴制改革及农民问题的论战43-49
- 第二节 围绕1862年彼得堡火灾、1864年辛比尔斯克火灾的论战49-52
- 第三节 围绕俄国民族政策及民族问题的论战52-63
- 第四节 围绕1864年地方改革政策的论战63-66
- 第五节 围绕书刊审查制度与亚历山大二世遇刺事件的论战66-71
- 第四章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19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报刊论战71-82
- 第一节 19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报刊论战爆发的原因71-74
- 第二节 19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报刊论战的特点74-78
- 第三节 19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报刊论战对俄国文化的影响78-80
- 第四节 19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报刊论战的启示80-82
- 结论82-84
- 参考文献84-88
- 致谢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红;如何重建作为一门学科的俄国文学[J];国外文学;2003年01期
2 左少兴;;“乱译万岁!” 评《俄国文学与宗教》中的胡写乱译[J];博览群书;2006年07期
3 刘文飞;;当下的俄国文学和我们[J];俄罗斯文艺;2008年01期
4 费俊慧;;姓名艺术在俄国文学作品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2期
5 何美凝;;探讨俄国文学中恶魔主题的嬗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6 许传华;;民粹思想与19世纪俄国文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邱芳婷;;浅析俄国文学中恶魔主题的继承和发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1期
8 雷启立;;那一道俄国文学的光芒——读《俄国文学与中国》[J];苏联文学联刊;1992年06期
9 王圣思;;俄国文学的特点[J];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04期
10 左少兴;;评《俄国文学与宗教》中的“神意”说[J];科学与无神论;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精华;;1990年代以来的俄国文学发展与俄语变化关系[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细梅;;俄吽褂镂难г谔ㄍ錥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桂修;;生活与斗争的艺术写照——简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精华;今日俄国文学类杂志[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宋达;学者探讨我国俄国文学的接受出现的“古典的与前沿的”矛盾[N];文艺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康慨;俄国文学的好女人,俄国文学的新一代[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本报特约撰稿 马信芳;一生情钟俄国文学[N];深圳特区报;2013年
5 郑州大学文学院 傅修海;那个时代的文艺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白春仁;解惑俄国文学[N];光明日报;2001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 刘文飞;俄文学史构成国家思想史[N];光明日报;2013年
8 徐文瑞;坐享清福衰老快[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9 陶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所副研究员;文学在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作用[N];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
10 林精华;如何认识中国的俄罗斯问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严峻;19世纪60年代俄国文学政治报刊与知识分子[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甘乐乐;《小说月报》(1921-1931)俄国文学译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巴亮;埃德蒙·威尔逊俄国文学观初探[D];苏州大学;2013年
4 张麟杰;以赛亚·伯林论俄国文学中两种艺术观念的冲突[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静;“五四”时期俄国文学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6 郝朋辉;从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知识分子文学形象分析其悲剧命运[D];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俄国文学政治报刊与知识分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87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