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二元对立
本文关键词:论《红楼梦》的二元对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红楼梦》因其极高的美学价值而流传至今,魅力经久不衰。回归文本,从文学艺术或者哲学美学的角度阐释《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是红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即是回归《红楼梦》文本,剖析《红楼梦》的结构特点和巨大魅力。整部《红楼梦》从宏观的框架布局,到具体微观的人物刻画,再到思想上任性自然与世俗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冲突都体现了二元对立的原则,并因二元对立所触发的艺术张力而呈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关键词】: 《红楼梦》 回归文本 二元对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初小说与士人文化心态”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11
【正文快照】: 1904年,王国维发表的《红楼梦评论》站在世界文学的新高度,首次用西方美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较早地使用了比较的方法,开启了《红楼梦》理论探讨和艺术研究的新生面,开创了《红楼梦》研究批评派的先河。但是此后小说批评派一直没能成为红学的主流,反而是晚于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雄;二元对立、多元化与90年代文学文化问题[J];文艺争鸣;2002年06期
2 米学军;;墨白城乡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J];新闻爱好者;2008年02期
3 许珂;;《菊》中的性别二元对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4 成敏;;鲜明的对比 强烈的震撼——分析《在动物园》中的二元对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11期
5 王晓璐;;从二元对立模式看《木马赢家》的主题[J];大众文艺;2011年05期
6 沈洁瑕;;试以二元对立解读《一小时的故事》[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李海燕;;《白鹌鹑》中的二元对立[J];当代小说(下);2011年03期
8 杨灿灿;;渺小个体的挣扎与无奈——二元对立视角下的《海上扁舟》[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李绍芳;;从二元对立解读《菊》的深层意义[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刘雯;;二元对立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体现[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剑龙;;国家、群体与个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阮倩;;颠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儿童/成人的二元对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盛光希;;文学语言的二元对立与统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小红;二元对立与二元和谐的利弊[N];中山日报;2008年
2 苏小红;二元对立在西方的文化表现[N];中山日报;2009年
3 张哲 编译;通俗文化本身蕴含二元对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南帆;研究方法、过度阐释与二元对立[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秦玉友;超越科学化与生活化的二元对立[N];吉林日报;2013年
6 丁一;理论研究谨防“二元对立”论[N];中国摄影报;2006年
7 苏小红;中西方文化核心的差异[N];中山日报;2008年
8 胡鹏林 吕永超;城市中的乡村文学[N];文艺报;2006年
9 李德顺;超越道德与经济二元论[N];光明日报;2005年
10 田辰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西方文化面前中国为何被动[N];中国教育报;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红楼梦》的二元对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9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