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民国机制”与翻译文学的兴盛

发布时间:2017-05-30 05:08

  本文关键词:“民国机制”与翻译文学的兴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华民国时期延续了晚清时期不加入国际版权同盟的方针,在国际版权方面逃逸了履行版权的义务,翻译文学界拥有自由翻译与印制西方书籍的各种权益,从法律制度上保证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具有宽松、自由与灵活、多元的特征。民国时期翻译者的译作与文学创作一样得到版权保护,翻译文学与文艺创作处于两条时而交错、时而并行的良性轨道之中,从而奠定了翻译文学兴盛的基础,也与世界文学的主潮保持了同步与共生的良好关系。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民国机制 国际版权 翻译文学 复译
【分类号】:I206.6;I046
【正文快照】: 民国文学的发生、发展与演变,明显接续了晚清以来受到域外文学影响的时代大局,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运作程序。近年来学界提出的“民国机制”一说影响甚大,意味着重新认识“现代中国文学主体的生长机制”,“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本土规律”。1在“民国机制”视野下,重新检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也谈网络翻译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2期

2 穆雷;网络时代翻译文学的发展[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2期

3 铁来提·易卜拉欣;新疆现当代翻译文学概述[J];语言与翻译;2003年04期

4 曹顺庆,邹涛;翻译文学与原有文学的互动性与一体化过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王向远;翻译文学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建构——我怎样写《翻译文学导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田传茂,丁青;翻译文学二题[J];国外文学;2005年04期

7 梁婕;;关于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8 唐海东;邬晓丽;;翻译文学史编写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9 曹鹏;赵艳丽;;网络时代的翻译文学[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联;;翻译文学的传播分析[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熊辉;;论周文的翻译文学观[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2 涂兵兰;;翻译文学的俗化与消费接受[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建;;从文学翻译中错位文化意象的处理谈起:翻译文学一定要保留“洋装”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稀方;;《新青年》的文学翻译[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5 夏维红;年丽丽;;女译者隐身——基于清末民初女性译者群体的考察[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6 顾忆青;;媒介视野下翻译文学的生成与传播——以1933年《申报·自由谈》“萧伯纳专号”为个案[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7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联;翻译文学呼唤批评[N];人民日报;2004年

2 特派记者 吴越;让翻译文学回归平实平等[N];文汇报;2013年

3 秦弓;应该重视翻译文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樊国安;翻译文学研究新成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朱振武;中国翻译文学:从经世致用到文化消费[N];人民日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 王向远;应有专业化、专门化的翻译文学史[N];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记者程梦瑶;重新审视翻译文学的功能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郭延礼;应加强翻译文学史溯源的研究[N];文艺报;2000年

9 张新颖;翻译文学的位置[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乐黛云;中国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新开拓[N];文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朱云生;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山东大学;2006年

3 金宰民;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批评试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林作帅;论上海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张力与对话(1843-1919)[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朱安博;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肉鲜古丽·阿不都;论维吾尔翻译文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D];新疆大学;2008年

2 赵婉莉;《辅仁文苑》中的翻译文学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3 王晓;翻译文学的地位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胜强;从曾朴看翻译文学的创作和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庞芳;析翻译文学史的编写体例[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6 焦艳;转型期翻译文学的文化选择意向和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施隽南;1978年后上海翻译文学出版的变迁与特色[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维维;上海“孤岛”时期翻译文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鑫;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的翻译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刘青青;近代翻译文学中的女译者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机制”与翻译文学的兴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06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2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