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理性建构与茅盾《子夜》的革命叙事
本文关键词:逻辑理性建构与茅盾《子夜》的革命叙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30年前后,左翼小说经历了一个由情感表现到逻辑理性建构的发展过程。逻辑理性建构是茅盾《子夜》的创作特征。作为"社会分析"小说,《子夜》遵循正确的社会科学理论,表现了对社会政治前景的预见性,创造了左翼文学史上难得的现实主义经典。《子夜》的客观写实主义和非英雄主义使其革命叙事具有间接性和隐匿性,并非代表左翼文学的正统和主流。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子夜》 逻辑理性 社会分析 革命叙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左翼小说的革命叙事与‘文革’前后中国当代文艺叙事模式研究”(12YJA751087)
【分类号】:I207.425
【正文快照】: 一、左翼小说:从情感表现到逻辑理性建构自1924年张闻天《旅途》发表到1930年蒋光慈创作《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左翼小说的基本表现方法是隶属于浪漫主义体系的情感表现,即以“革命+恋爱”为特征的“革命的浪漫谛克”。一方面表达了知识分子在“伦理革命”的意义上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金顺;《子夜》版本探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03期
2 朱晓燕;;《子夜》理性化倾向之探析[J];社科纵横;2006年12期
3 邓礼华;;传承神韵,独创经典——《子夜》影响研究一瞥[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左怀建;;当下都市语境中1981年版电影《子夜》再审视——兼与小说《子夜》比较[J];电影文学;2008年17期
5 孙中田;;《子夜》出版前后[J];新文学史料;1981年03期
6 闪永旭;;《子夜》阵容空前庞大[J];电影评介;1981年08期
7 汪昌松;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宏观透视——《子夜》新探[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年06期
8 玉龙;《子夜》人物知多少[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9 铃木将久,李家平;上海:媒介与语境——读《子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03期
10 万奇;谈《子夜》中的林佩瑶[J];语文学刊;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平;;从接受美学看《子夜》的价值取向[A];茅盾研究(第六辑)[C];1995年
2 江腊生;;《子夜》中“三个世界”的阐释及其意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李振坤;;对《子夜》几点细节的疑义[A];茅盾研究(第四辑)[C];1990年
4 罗宗义;;关于《子夜》中的共产党员形象[A];茅盾研究(第四辑)[C];1990年
5 刘小中;;瞿秋白与《子夜》[A];茅盾研究(第六辑)[C];1995年
6 贾振勇;;《子夜》:感性生命力和理性生命力的纠结[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7 张颂南;;从美学角度探索《子夜》[A];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下册)[C];1983年
8 苏敏逸;;政治理念与小说形式的结合:论《子夜》模式[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9 曾镇南;;尽传其精神,重现其堂庑——电视连续剧《子夜》观后[A];茅盾研究(第七辑)[C];1999年
10 李丹;;近代经济史视野下的《子夜》文学创作——以南京国民政府早期发行公债为例[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甄明;《子夜》的原名[N];人民政协报;2003年
2 周惠斌;《子夜》出版的前前后后[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吴娜 本报通讯员 龚晨;文学要反映社会[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倩;对《子夜》中空间形象的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李巧智;《子夜》的现代性追求及多重缺失[D];辽宁大学;2013年
3 刘晓敬;试论茅盾《子夜》的语言艺术[D];河北大学;2007年
4 崔莉;文学想象历史—重读《子夜》及“农村三部曲”[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贤君;跨越时空的承袭[D];暨南大学;2012年
6 张伟涛;革命语境中的上海叙事[D];延边大学;2013年
7 王颖;多维视野下的民族工商叙事[D];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芬芬;论茅盾《子夜》对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创造性接受[D];南昌大学;2013年
9 鞠新泉;时代、个人与主体价值的艰难选择[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逻辑理性建构与茅盾《子夜》的革命叙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0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