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父子的蜀道之旅及其影响
本文关键词:三苏父子的蜀道之旅及其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唐宋时期的千里蜀道是培育三苏父子的文化纽带。三苏父子的蜀道之旅,经行蜀道最多者是苏洵。苏氏父子三人由蜀道来回往返一次。嘉元年(1056)经蜀道进京,嘉二年(1057)由蜀道返乡。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经行蜀道一次,他们携手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68)经蜀道入京,此时苏轼三十三岁,苏辙三十岁。从此之后,兄弟二人再也没有经行蜀道,也未再回过故乡。苏氏父子经行的是蜀道多条线路中的金牛道、故道。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学院秦岭与蜀道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三苏父子 蜀道之旅 影响
【分类号】:I207.4
【正文快照】: 唐宋时期不仅是中华文明最辉煌灿烂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西部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四川的苏洵、苏轼、苏辙经由蜀道到国都开封,登上历史舞台,是唐宋西部文化的巅峰标志,是蜀道千余年辉煌的最后阶段,也是西部赤子全方位影响全国的最后一抹朝阳。一、千里蜀道与三苏成才唐宋时期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中效;唐代蜀道的地位和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王蓬;;我的《中国蜀道》写作前后[J];延河文学月刊;2008年12期
3 宋依纯;;蜀道[J];词刊;2012年09期
4 张子原;;今天的蜀道[J];人民文学;1955年07期
5 _5_e;;“蜀道栥”新解[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6年10期
6 崔吉熹;朱嘉琪;;蜀道漫漫[J];音乐世界;1989年03期
7 耿翔;;蜀道(二首)[J];红岩;1994年02期
8 石英;;蜀道行(三首)[J];人民文学;1998年01期
9 马强;历史时期蜀道地带森林的分布与变迁[J];中国农史;2003年02期
10 郭建伟;周梅;;雄关蜀道真如铁 诗仙当年从头越——李白开元三至八年间由蜀道入长安说[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景春;;万里长江的风情画卷——李白与长江[A];中国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2 ;交通部:四大举措升级蜀道[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林峰;《川陕陇三省联合开发“天下蜀道”国际游线》建议书[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记者 刘怀英 实习生 杨薇 赵飞;“一节一会”举行蜀道三国文化论坛[N];广元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怀英 任小昌 实习生 赵飞 整理;打造蜀道三国文化品牌[N];广元日报;2007年
4 记者 刘怀英 实习记者 于慧秀;蜀道穿越3000年 举世无双[N];广元日报;2009年
5 实习生 张立东 记者 李伟;千年蜀道将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N];四川日报;2009年
6 记者 梁现瑞 徐凯;12个城市宣告:联合进行中国蜀道申遗[N];四川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玉贵;蜀道“申遗” 南充与沿线城市结盟[N];南充日报;2009年
8 翟峰;四川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浅探[N];中国旅游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潇潇;蜀道“申遗”:串起散落的珍珠[N];四川政协报;2010年
10 特约通讯员 庞博;陕川两省政协调研座谈蜀道“申遗”工作[N];中国文物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斌;陕南汉水走廊商贸线路上的集镇聚落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三苏父子的蜀道之旅及其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1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