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鲁迅纪念“国家话语”的形成
本文关键词:1949:鲁迅纪念“国家话语”的形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49年的鲁迅纪念已经具有了"国家纪念"的性质,以毛泽东的"鲁迅论"为核心的鲁迅纪念"国家话语"开始形成,个体纪念话语开始逐渐隐匿在"国家话语"与集体话语之中,呈现出跟此前纪念显著的差异。本年度欢快明朗的鲁迅纪念话语的出现,被重塑或被强调的"苏联的真挚友人""为人民服务的作家"等"鲁迅"形象以及被倡导的"学习苏联""自我改造"等鲁迅精神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紧密相连,所有这些都标志着鲁迅纪念已经开始步入"当代"。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鲁迅纪念 “国家话语” 鲁迅形象建构
【分类号】:I210
【正文快照】: 自1936年鲁迅去世以来,对他的纪念就几乎成了国人每年都要经历的“节日”。当然,虽则都是纪念,但不同年代的纪念内容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的。不同年代的鲁迅纪念中所倡扬的“鲁迅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鲁迅”形象也大相径庭,有时甚至前后冲突。一部鲁迅纪念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中杰;鲁迅的不朽[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11期
2 罗良平;再论对鲁迅的评价问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王景山;鲁迅心目中的改革和开放[J];炎黄春秋;2000年04期
4 史纪辛;再谈鲁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一则史实[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07期
5 苏陂;我看《鲁迅先生》——普及好得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5期
6 萧君和;科学理性地看待鲁迅[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7 鄢烈山;鲁迅被神化过吗[J];唯实;2001年04期
8 白盾;伟大,也得有人懂——我的鲁迅观[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9 申中华;我心目中的鲁迅精神[J];今日浙江;2001年17期
10 王建柱;不忘鲁迅[J];党建与人才;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辛;;评“还原鲁迅”说[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2 陈至立;;学习鲁迅,为人民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在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词[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3 秦建君;;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4 张梦阳;;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蔡正发;;鲁迅与孔子[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6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应争;;想象与反思:多副面孔的鲁迅[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袁盛勇;;不可回避的历史之重——毛泽东时代的“鲁迅现象”研究之一[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葛涛;;互联网上的鲁迅论坛研究——以“网易·鲁迅论坛”为中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孙郁;;冲绳的鲁迅语境[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q;真实鲁迅存在于认识的历史过程中[N];文艺报;2006年
2 鲁锡堂;吃“鲁迅饭”三思[N];绍兴日报;2007年
3 周海婴 周令飞;鲁迅姓什么[N];广州日报;2007年
4 孙伟科;鲁迅的多样化阐释与政治解读[N];文艺报;2008年
5 汪涓;周令飞: 想呈现360度的鲁迅[N];深圳商报;2010年
6 记者 庄建;鲁迅的传统弥足珍贵[N];光明日报;2010年
7 孙郁;鲁迅留给今天的遗产[N];北京日报;2011年
8 张福贵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远离鲁迅让我们变得平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首席记者 李菲;弘扬鲁迅精神 繁荣鲁迅文化[N];绍兴日报;2011年
10 白峰;鲁迅精神过时了吗?[N];闽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宁;民俗学视阈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丹;在知识阶级里的鲁迅[D];复旦大学;2004年
3 姚诚;鲁迅与自然主义[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元忠;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D];兰州大学;2008年
5 毕绪龙;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肖国栋;死亡视域下的鲁迅[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敏;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苏懿;鲁迅现代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严冰;自由在是,人道亦在是[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朋朋;“我”与“我们”:鲁迅个人主义命运考论[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玲;鲁迅形象的演变[D];青岛大学;2006年
2 冀卫霞;鲁迅与延安文艺[D];延安大学;2011年
3 咸泽峰;网络文化中鲁迅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陆飞杉;网络时代对鲁迅形象的重塑[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施波;从厦门到广州:鲁迅的转变及其意义[D];西南大学;2012年
6 雅妮(YANI SINLAPAKHONG);泰国知识者对鲁迅形象的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李进;鲁迅的意识管窥[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天蔚;鲁迅的日本阐释[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杨丽;鲁迅散文的人学内涵[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0 高金鹏;《人民日报》中的鲁迅(1949-1976)[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1949:鲁迅纪念“国家话语”的形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1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