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独特角度观照下的“十七年”历史剧研究——评《象征行为与民族寓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论》

发布时间:2017-06-02 14:20

  本文关键词:独特角度观照下的“十七年”历史剧研究——评《象征行为与民族寓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象征行为与民族寓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论》一书,是温潘亚教授以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撰写的厚实之作。他选择了"十七年"历史剧整体研究这一前人很少涉及的课题,倾其11年的时光精心打磨。作者将"象征行为"和"民族寓言"作为切入角度,钩沉与总结了"十七年"历史剧创作在泛政治化语境中独特的话语形态。作者突破了以往只注重题材分析、过分强调社会学意义、拘泥于艺术与政治二元对立评价模式的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历史剧创作;民族寓言;话语形态;出站报告;精心打磨;二元对立;蔡文姬;博士论文;意识形态话语;关汉卿;
【分类号】:I207.3
【正文快照】: 《象征行为与民族寓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论》一书,是温潘亚教授以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撰写的厚实之作。他选择了“十七年”历史剧整体研究这一前人很少涉及的课题,倾其11年的时光精心打磨。作者将“象征行为”和“民族寓言”作为切入角度,钩沉与总结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伟;;近年来历史剧创作的动机[J];新世纪剧坛;2011年01期

2 陈丽芬;;“消解”与“常态”——90年代以来历史剧创作的理论状态[J];戏剧文学;2013年05期

3 王世德;;历史剧创作的若干问题[J];陕西戏剧;1981年10期

4 林淑薰;真实与艺术之间:试析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王蕴明;关于历史剧创作的思考[J];中国戏剧;1999年10期

6 李春喜;;新艺术语境下的历史剧创作[J];剧本;2009年04期

7 郑怀兴;关于历史剧创作[J];剧本;2000年04期

8 安琪;历史剧创作的艺术规律[J];剧本;2001年05期

9 庄桂成;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人学”意识[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10 凌受勋;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拓展──论阳翰笙的历史剧创作[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永莉;新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N];太原日报;2008年

2 记者 栗美霞;全国戏曲历史剧创作学术研讨会将在并召开[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3 记者 翟群;专家探讨戏曲历史剧创作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雷永莉 韩婷;新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并举行[N];太原日报;2008年

5 记者 毕树文;戏曲历史剧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并召开[N];发展导报;2008年

6 福建省文联副主席、著名剧作家 郑怀兴;历史剧创作的史识之我见[N];中国文化报;2013年

7 蔡体良;如何寻找历史与艺术的最佳交汇点[N];文艺报;2012年

8 维光;三十年林林总总历史剧[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王馗;融汇众流 开拓风气[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宋永琴;历史剧创作的困境与突围[N];文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丽芬;新时期以来历史剧观念的解放[D];南京大学;2011年

2 陈彩玲;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剧创作[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娟;郭沫若、阳翰笙历史剧创作比较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蔓蔓;九十年代以来(1990-2010)的戏曲历史剧创作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3 吴丹丹;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陈才俊;徘徊在真实与虚构之间[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亚萍;元明清历史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左建国;历史剧考辨[D];暨南大学;2006年

7 顾振辉;论十七年时期历史剧中人民形象的塑造[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8 徐贺;褪去功利色彩,回归艺术本质[D];苏州大学;2007年

9 陈璐;论抗战时期太平天国历史剧的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苏a;史实·史诗·史剧[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独特角度观照下的“十七年”历史剧研究——评《象征行为与民族寓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15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5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