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野蛮人》中的殖民创伤与恢复
本文关键词:《等待野蛮人》中的殖民创伤与恢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创伤书写几乎贯穿了南非作家J.M.库切的创作生涯。库切作品中创伤主题离不开南非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基于这一特殊的文化背景,库切对创伤人物进行了书写。虽然在《等待野蛮人》中并没有对人物的肤色进行描述,但是仍可看到小说中有两种人物:帝国和野蛮人。帝国处于权利的顶峰,享有优越的话语权和经济资源。但小说中的野蛮人却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无论从政治歧视,经济,社会生活或其他方面都遭到帝国的镇压。在帝国的扩张中,人民遭受着帝国给他们带来的创伤。本文试图从殖民理论和创伤理论着眼,对小说中的人物创伤和创伤恢复进行分析讨论。之后本文得出结论,无论是集体创伤还是个体创伤,都可部分进行治愈。然而,对于创伤主体而言,想要彻底治愈创伤非常困难。即使在近日,也存在着帝国带来的种种创伤。本论文可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对库切和其小说《等待野蛮人》进行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分为国内研究和国外研究。第三章是理论介绍,介绍了论文中运用到的理论。第四章对小说中的创伤给予了深入的分析,创伤包括个体创伤和集体创伤。对这两种创伤的讨论不仅包括心理层面,还包括身体层面。第五章讨论受创主体的创伤恢复,分为两部分:集体创伤的恢复和个体创伤的恢复。此章节中,本论文运用创伤恢复理论具体分析小说中的案例。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创伤 殖民创伤 集体创伤 个体创伤 创伤恢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478.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8
- 摘要8-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4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21
- 2.1 International Studies15-17
- 2.2 Domestic Studies17-19
- 2.3 Evaluation19-21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1-27
- 3.1 Postcolonial Theory21-22
- 3.2 The Theory of Trauma22-24
- 3.3 Classification of Colonial Trauma24-27
- 3.3.1 Collective Trauma and Individual Trauma25-26
- 3.3.2 Body Trauma and Psychological Trauma26-27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raumas in the Novel27-39
- 4.1 Group Trauma27-33
- 4.1.1 The Collective Trauma of the Town’s People27-31
- 4.1.2 The Collective Traumas of the Barbarian Tribes31-33
- 4.2 Individual Trauma33-38
- 4.2.1 The Trauma of the Barbarian Girl33-35
- 4.2.2 The Trauma of the Magistrate35-38
- 4.3 Causes for the Traumas38-39
- Chapter Five Trauma Recovery39-46
- 5.1 The Recovery of Group and Collective Trauma39
- 5.2 Individual Trauma and Recovery39-46
- 5.2.1 The Trauma Recovery of the Barbarian Girl39-42
- 5.2.2 The Trauma Recovery of the Magistrate42-46
- Chapter Six Conclusion46-48
- Bibliography48-52
- Appendix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敏;;库切及其作品《等待野蛮人》[J];文学教育(下);2009年06期
2 王珍;;对《等待野蛮人》中行政治安官与蛮族女孩的爱情的解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3 石佳丽;文明的黑暗之花开放的时候——库切《等待野蛮人》新读[J];阅读与写作;2005年08期
4 吕约;;成为野蛮人[J];诗歌月刊;2012年04期
5 И.扎巴罗夫,Г.德列斯维扬斯卡娅,高永久,张宏莉;中亚的“野蛮人”及其神、风俗和仪式[J];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6 陈晓飞;解读《等待野蛮人》[J];世界文化;2005年06期
7 李倩;;库切小说《等待野蛮人》核心价值理念解析[J];名作欣赏;2006年20期
8 韩瑞辉;;论小说《等待野蛮人》中的他者化过程及其意义[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朱玉英;;浅析库切《等待野蛮人》中的他者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10 张智;;折射人类堕落的镜子:约瑟夫·德·梅斯特论美洲“野蛮人”[J];学海;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溟;“野蛮人”的规则成就不了并购[N];经济日报;2014年
2 宁新春;这一刻,我们都是野蛮人[N];东莞日报;2014年
3 鬼今;“野蛮人”的生态观[N];经济观察报;2013年
4 王孔平;门里更有野蛮人[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香港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许德音;“野蛮人”并未到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张荣旺;审视野蛮人[N];中国经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晓云;“野蛮人”暗度陈仓控股金地[N];中国房地产报;2014年
8 王立伟;私募股权基金:野蛮人还是救世主?[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王蔚祺;“野蛮人”的窘境[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 张宏伟;警惕站在房企门口的“野蛮人”[N];中国建设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仕薇;未发现的自我—从集体无意识视角解读《等待野蛮人》[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郝新颖;论《等待野蛮人》中的创伤与救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牛靓;《等待野蛮人》中的殖民创伤与恢复[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咪秋;帝国的符号—库切《等待野蛮人》后殖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淑敏;压抑与反抗—列斐伏尔空间理论视角下的《等待野蛮人》[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庄鹏涛;论库切小说《等待野蛮人》中的他者建构[D];河南大学;2009年
7 陈雪姐;“高尚野蛮人”的堕落[D];吉林大学;2008年
8 关美婧;无言的他者:《等待野蛮人》和《耻》中的“他者”[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水燕;对《一个野蛮人在亚洲》的研究:亨利·米修与中国[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昀;解读库切小说中的“野蛮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等待野蛮人》中的殖民创伤与恢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7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4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