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试论公务生活对卡夫卡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14 21:02

  本文关键词:试论公务生活对卡夫卡思想和创作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为后人留下了含义丰富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的创作。他既是生活上的弱者,高喊着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的口号;又是精神上的强者,以创作作为武器在生活的泥淖之中战斗。卡夫卡作品的多义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通过对卡夫卡传记及书信日记的整理,发现卡夫卡几乎一生都处在公务生活与日常创作的夹缝中,他将文学创作看成祈祷的方式,当成毕生肩负的使命;却不得不从事着自己厌烦却又不得不为之的公务工作。这种冲突和由此造成的矛盾心理给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鲜明地反映在他的作品创作当中。这种冲突也反映到他的创作中,为其带来深刻影响。在绪论部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卡夫卡研究的关注热点,包括主要作品的研究现状等,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状况以及选题的意义、切入点等。第一章从西方的公务制度起源与发展以及卡夫卡本人的公务生活两方面入手,综合分析卡夫卡本人公务生活的状况,包括工作作息、工作内容、薪资报酬等。通过书信、日记中的资料探查卡夫卡本入对公务生活的基本态度。第二章以卡夫卡作品中出现的公务元素为论述依据,分析卡夫卡笔下的公务世界,包括公务环境、公务运行体系、公务体制桎梏之下的“人”,进而分析作品中这种公务系统带来的影响。作品中公务系统对人的影响分为对私人生活的侵蚀、对自由的监控和束缚两方面。第三章分析公务生活给卡夫卡的创作提供的保障,包括时间和金钱两方面;卡夫卡的公务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包括为卡夫卡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以及使卡夫卡产生了怀疑世界的悲观态度两方面;最后分析了公务体制背后的异化之源,包含劳动关系的异化和机器对人控制的异化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卡夫卡 公务 创作 影响制约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21.07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绪论12-16
  • 第一章 “公务”与卡夫卡16-21
  • 第一节 西方公务员制度16-18
  • 第二节 卡夫卡的公务生活18-21
  • 第二章 卡夫卡笔下的公务世界21-33
  • 第一节 公务环境21-22
  • 第二节 公务运行体系22-27
  • 一、以人情为纽带的公务运行系统22-25
  • 二、繁复拖沓的办事程序25-27
  • 第三节 公务体系桎梏之下的“人”27-29
  • 第四节 公务生活带来的影响29-33
  • 一、公务生活对私人生活的严重侵蚀29-31
  • 二、公务监控下对自由的束缚31-33
  • 第三章 公务生活给卡夫卡创作带来的影响及意义33-43
  • 第一节 公务生活为卡夫卡的创作提供保障33-34
  • 第二节 公务生活对卡夫卡创作的影响34-38
  • 一、公务生活使卡夫卡产生了怀疑世界的悲观态度35-36
  • 二、公务生活为卡夫卡的创作提供了素材36-38
  • 第三节 公务体制背后的异化之源38-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8
  • 后记48-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颖伟;恐惧——卡夫卡的存在方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赵山奎;从“荒诞之感”到“死亡之思”——卡夫卡的“存在”之路[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钱颖伟;恐惧──卡夫卡的存在方式[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子云;;残酷的财富——《断片的父亲》点评[J];中国残疾人;2000年10期

5 周定宇;超越自卑──论卡夫卡创作的心路历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常娟;;创新:卡夫卡小说在比较视野中[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晓白;无法逃避的心灵审判——解读卡夫卡的小说《审判》[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曾艳兵;;女性视角阅读卡夫卡[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6期

9 李薇薇;“出发”与“到达”——卡夫卡小说中“自我”的迷惘与困惑[J];当代文坛;2002年03期

10 俞红秀;分裂 变形 死亡——卡夫卡的异化世界[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新娟;;解读卡夫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华娟;;异化的人群 绝望的生存——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3 马素娟;;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现象[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4 桑迪欢;;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赵山奎;;无名希腊人的“非历史命运”:从卡夫卡的一封信解读其《乡村医生》[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何峰;;边缘化的冷眼旁观与后现代的思维向度——鲁迅与卡夫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7 曾艳兵;;卡夫卡与老庄哲学[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8 陈晓兰;;现代派文学与大都会——从波德莱尔的“游荡”到卡夫卡的“睡眠”[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9 晏琼花;陈德光;孔维东;;读写互陈 修炼写作内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10 秋芹·歌乐;罗璇;;德国三位传媒型作家作品中的东方意象[A];东方丛刊(1998年第3辑 总第二十五辑)[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卫东 书评人;“卡夫卡”和我一起成长[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洪烛;无法模仿的卡夫卡[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曾艳兵;卡夫卡和三个女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曾艳兵;卡夫卡:从西方到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曾艳兵;卡夫卡与三个朋友[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曾艳兵;卡夫卡与老庄哲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曾艳兵;卡夫卡与基尔凯郭尔[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赵山奎;卡夫卡的中国想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石剑峰;卡夫卡全集捷文译本首次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石湾;卡夫卡故居[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玉娟;“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张莉;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克姗;卡夫卡作品中的小丑形象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2 贾秀平;卡夫卡的生活与信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明明;“我写的一切都跟您有关”——卡夫卡的父亲情结[D];兰州大学;2011年

4 佘永强;论卡夫卡小说主题中蕴含的荒诞[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怀瑞;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自传性和超越性特征[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晓亚;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安冬;论卡夫卡思想创作中的悖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蔡智敏;卡夫卡小说的生存论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饰玉;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陆霞;卡夫卡的象征[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公务生活对卡夫卡思想和创作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0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50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7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